第六章:三元鎮(1 / 2)

北地雪花依舊孜孜不倦的落下,伴隨的是刮人臉頰的西北風。在扶風城官道上,一老一少兩人緩緩走著,老者身著灰色道袍,手執一杆小幡,單衣和小幡在寒風裏獵獵作響。小的身著一件破舊棉襖,頭上戴著頂尖頂裘帽,裘帽頂端的一團皮毛飾物隨著他的步子一左一右的搖擺。

再前行不遠,穿過玉門關,就出了扶風地界。回首望去,扶風城已如同一座冰雪覆蓋的山嶺,依稀可見城中最高的那座觀雲樓,矗立在眾山間,給人一種莫名的突兀感。

玉門關,千年前,扶風還沒有納入東五洲,此關是北地最大的門戶。連雲山有些山脈,有萬年不化之冰川,不知道是物極必反的道理,此等寒冷之地,卻孕育出瀾域獨有的暖玉。此玉玉質溫潤,先涼而後溫,把玩之後若有油脂流出,又稱雲脂玉。北地原來沒什麼特別的物產,許多人,包括北蠻人都以采玉為生,而若要想將手中的雲脂玉賣到別處,就要過玉門關到東五洲等一些地方。而當時執掌東五洲的王朝賦稅嚴苛,大凡過關,必要繳稅,而且數目不菲。有人交不起過關稅,便以玉代替,久而久之,城門郎便以玉代金,從此便有了玉門關的稱號。

匆匆千年而過,現在的扶風城已經取代了原有玉門關的功用,昔日輝煌的玉門關現已人跡罕有,隻剩下被風雪掩埋的關樓和丟棄在不遠處枯黃雜草裏的城磚。

一入玉門關,便是千裏戈壁,除了玉門關往東三十裏的三元鎮,千裏戈壁渺無人煙。正值冬日,地表積上一層皚皚白雪,遠遠望去,倒也波瀾起伏,不顯得那麼荒涼。

“小子,加快步子,咱們要趕在天黑前到三元鎮。”萬法道人斜著眼睛看著百裏元一道。自從出了扶風城,老頭似乎要把先前百裏元一輕慢他的場子找回來,對小王爺是橫挑鼻子豎挑眼。

百裏元一站在殘破的關樓下,回首扶風城,然後轉過身,一條白色霧氣在口鼻進進出出,搭配的是一條上上下下的清亮鼻涕。

“我說小子,你好歹也是一方王子,怎的連鼻涕都弄不幹淨。”老頭斜著眼睛繼續調侃。

“我說老頭,這大冷天的,不穿秋褲真的不冷嗎?”百裏元一也斜著眼睛盯著老頭被風吹起的道袍下亮出的一節小腿。

萬法道人忙往下扯了下道袍,惡狠狠的道:“以後記得叫師傅,再喊老頭看我不收拾你。”

兩人一路東拉西扯,倒也不覺得累,在天色黑透前到了三元鎮。三元鎮據傳原本是玉門關守關軍官為家眷後人劃的落腳地,後來玉門關荒廢,隻留下諸多商戶,慢慢變成了往來商旅打尖歇息的地方。

“小子,你出門你老爹給你盤纏沒?”萬法道人斜著眼睛上下打量著百裏元一。

“嗬嗬。”百裏元一憨傻一笑,遂不理萬法道人,徑直走到不遠處一家不大的客棧。身後的萬法道人搖搖頭,苦笑著跟上。

趕了半天的路,百裏元一稍感疲累,一進客棧便雙手互插在袖管裏,如勞作了一天的老農般斜靠在牆上。萬法道人雖不曾言語,但心中還是暗暗點頭,一路步行回宗門,本就存有考校他的想法,現在看來這位年僅五歲的少年王爺的確有著同齡孩子少有的韌性。

不一會兒,小二端上兩碗羊肉湯,湯是北地特有的旱綿羊肉熬製,帶著一股特有的腥膻味,裏麵放著羊肉,羊雜,再撒上一把蔥花,就著現烤的大餅。即便是萬法道人也是希律律喝的甚是暢快。

許是一老一少帶來了人氣,原本冷清的客棧竟慢慢的熱鬧了起來,萬法道人微微皺起眉頭,因為進來的這些人都有著不俗的修為,三五一桌,有的竊竊私語,有的安靜吃飯,還有一些進門就上了客房。就連百裏元一都嗅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不時轉頭打量著這些人。

“小子,吃完趕緊上樓,別亂跑,我去打聽打聽出了什麼事。”

“嗬。”

萬法道人匆匆吃完,起身出了客棧,消失在茫茫的夜色裏。

第二日清晨,百裏元一伸著懶腰從床上爬起來,並未看到萬法道人,下樓要了碗小米稀飯就著大白饅頭自顧自喝著,奇怪的是昨夜還相當熱鬧的客棧此刻卻沒什麼人氣,偌大的一樓除了還在打著瞌睡的兩個小二,就剩百裏元一一個人。

天空灰蒙蒙的,給人一種莫名的壓抑感,整個三元鎮也莫名的冷清,就連過往的商旅都不見幾人。百裏元一蹲在客棧門口,望著扶風城的方向,似是在等人,也似是在思考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