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未定事件(1 / 1)

逝去的友誼在回憶起來總是會令人遺憾且退縮。

陳漸的友誼似乎有時限——小學也就6年,初中可能也就那麼三年吧。

她小學有一個小團體叫“櫻花四寓”,四個女孩子還算要好,最後走的幹幹淨淨。

所以她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會和朋友在慢慢走散的。

有時陳漸覺得走幹淨也好,少些煩事,實則不然。

陳漸在上初中的時候認識了幾個好朋友,她們組成了“菱形小分隊”。

菱形小分隊也是4個人,可能也算一種緣分。

但這種緣分的結果,其實並不是陳漸想要的。

菱形小分隊的大家都很要好,孫夢瑤活潑開朗,看著還挺純真的,有這個小太陽在,從來不會冷場。

王涵月是顏值擔當,性格還算可以吧,她總覺得格格不入。陳漸不喜歡她,又沒理由,估計磁場不和,但麵上是和和氣氣。

姚周怡是班裏人緣很好的女生,很溫柔,小個子,五官雖然不主調,但氣質溫婉。

都說小團體裏麵也有小團體,一開始我們也是這樣的,但總歸相處的比較有愛。

而陳漸的格格不入感隻是因為她的性格缺陷而已。

陳漸敏感多疑,因為小學的經曆開始不堅定地相信友誼了。

她隱隱覺得她們4個的友誼,也會順理成章地逝去。她選擇順其自然的接受。

在陳漸眼裏,如果把友情比作一個未定事件,那麼在畢業後,它就變成了一個已定的不存在的結果。

友誼沒那麼重要,但需要。

初二的時候,姚周怡和班裏的一個女生在一起了,那個女生是魏前程,又叫企鵝。

姚周怡成績本事可以,談戀愛沒什麼事。魏前程人也挺好的,人緣也好。但兩個人又有一個共同特征:多次戀愛。

陳漸並未對他倆的事情表示過多的震驚,一是生了初中後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了,二是覺得都是兒戲。

其實她們兩個真正的事情陳漸也記不太清楚。

之後分手有又鬧出了事,總之陳漸就是吃吃瓜,安慰安慰。

後來姚周怡一直和陳漸關係更好了。

而後陳漸也發現孫夢瑤和王涵月也不怎麼一起玩了。

後來隱隱知道了一部分原因,使陳漸不知作何評價。

魏前程分手後和孫夢瑤說姚周怡的壞話,孫夢瑤信了,後來姚周怡知道了,和思夢瑤一一澄清,孫夢瑤道歉了,但又傷心在這個朋友並沒有堅定的相信自己……

要命的是馬上是長長暑假。

之前的暑假本來四個人是會一起約出去玩的,但是這個暑假卻格外的漫長。

陳漸並不擅長網絡交流,與所有的QQ好友聊天僅限於問作業,但班裏人都習慣了她的行為方式。

所以一整個暑假,陳建心裏的擔憂都隻是小種子。

後來開學,初三啦,本以為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的,但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卻也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

菱形小分隊被拆成了兩個部分,一個是孫夢瑤和王涵月,她們和魏前程在一起玩了。

而陳漸和姚周怡的關係在一天天中慢慢的破除細小的尷尬。

陳漸不會找話題,和姚周怡的日常會有一絲絲尷尬,但總歸是合得來,姚周怡也十分溫柔,漸漸也好起來了。

但兩個部分再也沒有了交流。

菱形小分隊也走的快幹幹淨淨了。

割裂的鈍痛感伴隨少女的肆意回憶緩緩沉入陳漸的心髒。

明明陳漸早就做過這樣的心理準備,可她依舊為此事沉默。

這樣的結果是她們一起造成的,所以陳漸覺得,她似乎失去了遺憾的權利。

她們在時間中走散了,偏偏又是那麼的順其自然,找不到任何一個責怪點。

所以我們連未定的朋友都不是,卻已經變成已定的陌生人。

有的時候陳漸不禁苦笑,這“4”對他來說算不算個厄運數字啊,怎麼她的友誼又散了?

友誼,親情,愛情是三種強烈的情感,對陳漸來說,更沒法輕易忘記。

之前的好朋友,在時間裏偷偷走散的朋友,順理成章的自然離開的朋友,成了記憶中深刻的一部分。

但說到底沒什麼可計較的,友誼是真的,難過也是真的,希望她們好也是真的。

陳漸最終看了校園,那初一初二的稚氣玩鬧稀釋在風裏,飄去遠方,人 ,也是要去遠方的。

陳漸在最後的友誼裏留下了泛著一絲遺憾且悲傷的句子:

友誼是未定事件,但你們的出現某一刻是友誼的已定事件,證明著我們。

9月 升初三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