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楚堯在越城裏轉了一整天,也沒有一點頭緒,他決定回去找王員外幫忙。
回到王宅,一對約莫三十多歲的夫婦正在院子裏悠閑地散著步,這便是王員外和他夫人了。
王員外年方三十五,正值壯年,卻已經家大業大。王家世代經商,到王員外手裏時,已經在越城小有名氣。王員外經商的才能更是高明,短短十來年的功夫,王家的生意已經遍布越城的各行各業,而且隱隱有向京城擴張之勢,可謂是風頭正盛。
王員外和夫人是青梅竹馬,兩人成親後感情極好,王夫人性格溫和,又懂得持家之道,夫妻一個主外,一個主內,生活非常和諧。
唯一的遺憾,便是兩人在子嗣方麵沒什麼緣分,雖然看過各種名醫,也信過不少偏方,可王夫人的肚子還是沒有一點兒動靜。為此,王家老夫人曾經給王員外納過幾房小妾,可被王員外毫不猶豫地打發了,說是兩人還年輕,要是四十歲依然沒有子嗣,就從族裏過繼也好,到外麵認養也罷,總歸不會為了生孩子而納妾。
王老夫人雖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著孫子,可兒子不願意納妾,她鬧了幾次後就沒再強求,隻憤恨地去了江北的小兒子家,並放話再也不會見大兒子夫妻倆。
王夫人為此沒少流淚,可這麼多年過去,她也逐漸接受了現實。說她自私也好,惡毒也罷,她和相公是少年夫妻,感情深厚,她是絕不想為相公納妾,給自己添堵的。至於孩子,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也沒法兒強求。
就這樣,夫妻倆徹底躺平了。
這不,兩人此時正在院子裏乘涼賞花呢。
易楚堯上前幾步,做了個抱拳的姿勢,說道:
“王員外,王夫人,在下今日有一事相求,不知是否方便?”
王員外抬了抬手,笑著說:“易兄弟客氣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一點忙而已,在下必定竭盡全力。不如咱們堂屋說話?”
易楚堯做了個揖:“那我就先謝過員外了。”
王夫人見兩人有話要說,賢惠地帶著丫鬟回了後院。
兩人剛坐下,王夫人的貼身丫鬟就把糕點和茶水送來了,說是王夫人親自準備的。
王員外笑得滿麵春風:“幫我謝過夫人,讓她自己也用一點茶水,晚點兒我去和她一起用晚飯。”
丫鬟應聲退下了。
“王員外真是有福氣,有這樣賢惠的妻子,還能和她日夜廝守在一起。”易楚堯真誠地說道。
王員外哈哈大笑:“哈哈易兄弟,老哥我比你虛長幾歲,就舔著臉做你哥哥了,以後你就稱我王大哥如何?”
易楚堯也沒推辭:“那王大哥,小弟就不跟你客氣了。”
王員外又是一陣爽快的大笑。
“兄弟,你說有事找我幫忙,不知是何事?”
易楚堯把自己的事情跟王員外細說了一番,王員外聽完,覺得不是什麼難事,便讓屬下去打聽,哪家酒樓最先推出手撕兔肉和手撕雞,哪家酒樓做得最好吃,哪家酒樓最近來了新廚子,等等,務必事無巨細。
第二天一早,王員外就來找易楚堯一起吃早飯,並把手下打聽來的消息轉告給了他。
“兄弟,昨天我手底下最能幹的全都出去幫你打聽了,最近越城來的幾個新廚子裏,並沒有女的,而最近風靡的手撕肉,最早來自於城南的蘇記酒樓,而且那家的味道也最好。我讓手底下的去定了位子,待會兒咱們就去蘇記酒樓吃午飯,到時候是不是弟妹的手藝,你一試便知。”
易楚堯,沒想到這麼快就有眉目了,這王員外還真是個熱心實在的人,連忙起身又做了個揖:
“王大哥為我費心了,這份恩情小弟銘感五內。待他日找到內人和孩子,必定報答。”
王員外不在意地揮了揮手,並不在乎他回不回報什麼的。
“你救了我的命,我幫你這點小忙算得了什麼?你就別說什麼報不報答的話了,聽著怪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