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月清懸(1 / 1)

如果大學之前有第二故鄉的話,對我而言應當是海南吧,在那裏度過了好多冬天,我那時也覺得那裏當然算家,因為那裏能團聚,有親人的地方才叫家,總歸是對的。其實在那裏待的時間並不算多,但那裏給我的印象總是歡樂的,那裏有著我最純粹的夢,有著兒時那一抹清澈的海藍,承載著那時一切對遠方的好奇。還記得小時候很少出太原,母親第一次對我說要去海南時,好像激動地一夜未眠,三個小時的飛行,落地後便驚歎於突然回暖的氣溫,還有那空氣中彌漫的潮濕味道,那種味道很長時間以來被我認為是海的味道,直到後來去了蘇杭才明白,原來僅僅是潮濕的氣味罷了,可那時的我剛剛聞到那股味道便真切的感覺自己來到了海邊,那個隻在電視上看到過的地方,自然是無比興奮,如若當時不是黑夜,怕是就硬要哭鬧著立刻去到沙灘了,就是如此也是魂牽夢縈了許久才入睡,第二天很早就起床。那天我真正看到了海,真正明白了什麼是一望無際,看到了那金黃的沙灘,清澈見底的碧藍的海,自此那海便刻進了我的腦海中,這才是海,純淨,無垠,天真。以至於後來我看到那些略顯汙濁的海水一時竟難以接受。那天晚上的我看著懸在空中的那輪明月,再看看海中那被海水揉碎的玉盤,感受著撲麵而來的海風,我好像大致明白了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那時以為這海月如此美麗,的確值得天下人駐足共賞,來歌頌它的美,那時不知道故鄉在千裏之外,隻覺得這裏很漂亮,畢竟那時從未想過會有一天真的離開故鄉,那個孩子以為故鄉將是他的一生。那晚風一吹,合上了孩童的眼睛,樹一晃,搖落了那一輪明月,喚起了家的呼喚。再後來來到這裏,就知曉了這裏與故鄉,天各一方,隔著兩千裏山水,一時辰日月,還有一張天價的機票。後來那輪月亮,的的確確不曾像記憶中那般聖潔柔和了,思緒給它蒙上了一層輕紗,那層輕紗時隱時現,有時應叫思鄉,有時應叫孤獨,總是會想念在故鄉此刻的種種,那裏是否已披上銀裝,夜空是否已被焰火點亮,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是否還在廚房忙碌……每當我在夜晚抬頭,那層輕紗總是籠罩著月亮,叫我看不真切。直到我登上深夜那一架相對廉價的飛機,呼嘯著掠過黑夜,我看著窗外那一輪月亮,伸手向窗戶,看得真切,我從未離它這樣近,於是我伸手揭下那一層輕紗,此刻的南海,懸掛著的就又是那清月了,而我也回到了我熱愛的故土。海南,還真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一個滿足我兒時幾近一切好奇的地方,又是一個第一次了解思念的地方,這裏的月帶給我太多的不同,直到現在,我想印象裏那第一輪月亮,或許還懸掛在那片海,照耀著後來人。明朝有月,我自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