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的兵馬都安置好了嘛?”齊文淵站在樓船之上看著咆哮的江水,眉頭緊鎖,擔心的不僅僅是水匪。
馬上入夏,黃江中的水位開始攀升,上遊的連日大雨,導致黃江汛期提前。
“大人,沿途的探子並未發現水匪的蹤跡,我們派出去的人已經多達千人,沿途的碼頭城鎮,都有我們的人。”
“那就奇怪了,莫不成他們真住在水裏不成?對了,漕幫那邊怎麼說?”
漕幫,大烈無處不在的一個大幫,早先是由漕運上的幹活的苦力組成的,為的是維護他們自身的利益,與商賈們談判。
後來隨著漕運的日益昌盛,漕幫的聲勢越來越大,漕幫也是水漲船高,隱隱成了天下第一大幫。
朝廷內亂後,漕幫飛速發展,人數已經不下數十萬,據說漕幫幫主,讓地方衙門的官員見到後,都要禮讓三分。
“還是老樣子,漕幫的人說不插手這件事。”
“這個老東西,不解決他,遲早是個禍害。”
齊文淵口中的老東西,正是漕幫幫主喬老三,來到漕運後,他見過喬老三一次,給他的感覺,就是個老狐狸。
“大人,還有一事,前段時間在榆林有水怪作亂,最近卻消聲遺跡了。”
“是水師辦的嘛?”
“不是,水師那邊沒動靜,倒是禁軍統領出現過,會不會是薑統領出手啊?”
“你是說禁軍統領薑鬆?”
“嗯,我們的人在榆林見過他一次,自從他出現後,榆林水怪作亂就沒了。”
“應該是他,陛下要走黃江,薑統領打前站,既然薑統領出手了,我們更要警惕,看來陛下已經開始注重漕運了。”
“大人,我們何不趁此機會,借陛下的手,將漕幫連根拔起。”
齊文淵沉思片刻,隨後搖頭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們要從長計議,陛下的龍船到哪裏了?”
“還有三天,就會與我們相遇。”
“我們早做準備,沿途的兵馬一定要密切注意水匪的動向。”
齊文淵擔心的還是銷聲匿跡的水匪,怕他們驚擾了聖駕,到時候定然會責備他辦事不力。
與此同時,楊淩的龍船也在黃江之上,楊淩傲立船頭之上,崔岩隨行在左右。
“陛下,按照往年的慣例,今年黃江的汛期好像提前了日子。”
“是嗎?沿途做好防汛,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從一路走來看,下遊的防汛堤壩還算完整,隻是今年的汛期與往年相比有些詭異,臣建議還是要再加高堤壩。”
“來人,傳旨給齊文淵,就按照崔大人的意思。”
“遵旨!”
人雖然在黃江之上,但消息還是能傳出去的。
“崔大人,你可曾聽聞過漕幫?”楊淩突然問道。
“臣在書院看到過漕幫的記載,據說在前朝就存在,在我朝開始迸發,如今幫眾達到了數十萬人,是天下第一大幫。”
“如果朕要取締漕幫,你可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