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則神與氣精至,人存於世全靠一氣相佐,人動靜行止皆賴此氣,故曰,人得一氣得其生,氣消精散
人必亡。此屬自然之道也.能長存不壞者,惟其無生,如若無生,則千萬億年莫會敗亡,自然長存。此亙古
不移之理。然修真者欲長生,必先破此理.吾之身不死不老賴氣所養,如若長得氣於天地,則吾之生不朽矣
人生於世,限於天之精,必衰必敗,然後消亡。修真者,必先逆天,為常人所不為,方能得天地之奧理.
有語此雲,順成人,逆成仙,即此之說.人生之時,百靈交集,身中一點純陰之處,乃是萬靈居所,隱而不現
通達諸脈,以六條暗徑相連諸脈,上達於泥丸之上,下破於湧泉之下,於心口通連一靈氣之池,於內力連通
百千之脈.此乃人先天可聯係於外之靈脈,黯淡無光,雖周身諸脈通此脈亦不通.雖精神氣靈如火燭天,此脈
亦黯然不解人之期.此乃非常之理,明之則豁然開朗,天寬地闊.有真靈彙聚,靈犀一現者可以忽見此純陰暗光
然後則能暢然高歌笑天.此乃修真之一徑,亦一捷徑,禦劍術,則可以此而成.
於夜深人靜之時選一靈氣充溢,鮮風隨至之地,修習內氣.若白日修習,選山中溪前樹下亦可,需靈氣充足
,陽陰相生.依平常存想,運調真氣,眼不能閉,心無所想,極力遠眺,存思心口。引氣至而下調純陰絕地
心口當冷暖交替,此陰陽升降也,暖者如三月春風,冷者如簌冬寒氣.以真氣旋繞調和,此二絕當更臻極至
冷極顫抖,熱極抓扯.一心遠眺前方,心誌堅定.不可閉目,亦不可起身.行之日久,自然陰陽相生相息
冷暖皆如沐春風,引此氣而下,衝撞橫行,直至豁然光下.此時,初始工夫已完,心徑打通.修煉此步,純陰一竅隱而不出,視而不見,全憑真性情
感之方能開。至開之日,自然現君眼前,謹記,在心之下,在靈之左,在坎之上,心三寸長,靈五尺寬,火燒
不化,水浸不融。雖人人有異,然總可依彼尋之.此處艱險詭異,久莫能見.人人不同,修時專注心誌,此實師所難授
通人徑,此聯係純陰一竅與周身之脈,此處有二脈,如若純陰一竅已現,叩之即開,此處極易.
惟初始一事艱難無比.第三處,修通地脈,地脈即下至湧泉,亦通命門,連體內一聯陰暗脈,存想
純陰駐地,引氣行入心口,下降人徑,一行於上,一行於下,彙合乃流注氣海,如初修煉氣之時,融而合
之,心口之脈已通陰星,陰星已通人徑.暗自存想於外,收天地之靈氣於心口衝入.收目光於七尺之前,此時
險惡萬分,需心靜若水,不思雜慮,一舉衝開千丈之牆,無窮靈氣急劇流入.由人徑彙入氣海,融合衝突
,如若攝之而聚合,若成一道迷蒙霧氣,再存思湧泉,命門之右有靈氣流入,運此霧氣衝往彼處,如若開
則痛苦異常,如萬蟻噬體,天雷落身之痛,此時需心誌堅韌,調氣救之,如若不能過此關,則必然身亡
此處通,則地徑通,然後,尋極陽之所,乃在於身外,需用心體之,若感應,則依前法開天徑.
至此,人天合一,凡人已得仙體,乃可以修習劍仙之術.煉劍,欲煉劍仙。必煉良劍,良劍與人靈犀相通
,實乃物亦為友.煉劍之法則不述之,至於此,已然能自通此法當用心即可尋佳劍。運劍氣,自天地之徑吸入自然靈氣,此時
修為低淺,不可運用此氣,經人徑之陰徑,即上方之徑流入千裏汪洋,運用自身之氣煉而化之,移至氣海,上
注人徑之陽徑,流經天徑,達於外,當此之時,蓬勃之氣力量非凡,需要修習純熟,方可運用,否則易
傷及自身.附之於劍,再以自身之絕陰之力合至陽之力,運於人徑之陽,返而於陰,連於外釋之力,則運劍如風
舞劍如星芒.若力量至時,即是禦劍飛行之時,真劍仙,若修煉日深,運此術至極至,則有毀天滅地之能。
“呼……好神奇的禦劍術。”劉俊傑拿著手中的禦劍術看完之後呼口氣說道。
其實劉俊傑不知道的是這本禦劍術乃是陳雪嬌的家傳心法,而不是普通的禦劍術。
普通的禦劍術怎麼可能會這麼仔細的講解,還是因為劉俊傑替她開啟了琉璃仙劍,陳雪嬌為了感謝他,才給他看的這本禦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