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97章 姐妹見麵(1 / 2)

在煙花和鞭炮的相伴下節在慢慢過去。

大年初六,晶晶就要回學校了。全力備戰高考,作為高中生涯最緊張的一個學期,不論家長還是老師都會格外重視,更不要說學生本身了。因此犧牲這難得的團聚時光也沒有怨言。畢竟十多載寒窗苦讀,隻為一朝求得金榜。

一大早,晶晶就收拾好了行李,草草地吃了三姑準備好的早飯,便坐著三姑以前賣衣服的三輪,把襖子裹得緊緊的,在晨霧朦朧中朝鎮子的方向駛去。

三姑父親去世後,三姑家幾乎就沒有再來過什麼親戚,因此,也不用擔心家裏會有客人來,當然三姑也沒有什麼需要去的人家。倒也落得清淨。

晶晶到了學校也才早上七點多,門口擠滿了各類三輪車或者電動車,家長們從車子上或搬或提,卸下造型各異的行李箱或者大尼龍袋子。幫孩子一點點的搬進宿舍。

晶晶離學校不遠,之前也沒帶多少東西回去,因此也就拿了一個行李箱,裝了被子和毯子,背了個書包,拎著一個袋子裝了些牛奶和零食。三姑把她送到校門口,晶晶便自己拖著箱子進了學校,讓三姑先回去了。

三姑本想幫著晶晶一起把行李拿進去的,不過晶晶表示自己可以,就讓三姑趕緊回去,避免家裏來客人。

雖然三姑也想著不會來客人了,但是過年期間也說不好,萬一來人了,不能讓人家等著。於是三姑便隻叮囑了晶晶幾句後,也就回去了。

經過街上,幾乎各個地方牌照的小車匆匆地一趟一趟過著。

三姑知道這些要不就是趁早上走親戚的,要不就是趕緊返回城裏上班的,因為高速免費的最後一天就是初六,而且當地還有著三,六,九,往外走的習俗。

不過偶爾也能看見一老頭騎著大梁自行車,後座上綁上兩箱飲料,車把上掛著袋子慢慢悠悠的走親戚。

而這樣的走親戚場景,已不多見,小的時候,沒有通訊設備,走親戚都是提前說好去哪一家,主家會提前把菜備好,等著客人來,而走親戚的人呢,往往很早就起來了,小孩穿著新衣服,大人們也收拾利索,把包裝好的果子,紅糖用袋子裝起來,八寶粥,健力寶,或者方便麵拎上兩件,一大家子一起,走著路就出發了。

那個時候好像感覺不到一點兒疲累,即使再冷的天,也能走出溫暖。大人們有車子的就把帶的禮品放在車子後座上,沒有車子的就直接拎在手裏。大人說說笑笑,孩子打打鬧鬧在寒冷的雪地裏,帶著期待的喜悅一步步朝親戚家走去。

那個時候的交通雖然很不便捷,但是起個大早,帶著期待奔赴年節的約會卻是十分美好的。雖然現在交通快捷了,但感覺卻是少了很多。

三姑慢慢悠悠的四下掃視著來來往往的行人,不急不慢的朝家趕去,經過村子有些人家門口已經多了幾輛車子,有些主家已經在門口和來的親戚聊著家常了。

而這些親戚往往也都認識,所以三姑進村後,也沒少和別人家的親戚打招呼。

到了拐彎處,三姑看到一輛嶄新的黑色轎車停在路邊,院子裏還傳來著小孩嘰嘰喳喳的打鬧聲。三姑有些疑惑這是哪家親戚呢,三姑把車子緩緩通過黑色轎車和房子邊的空隙開了進去。這才看見,二姐和二姐夫在院子裏看著三姑的磚垛打量著。

門口丹丹在和二姑家的小孫子在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