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晶吃飯間,感覺三姑一直盯著自己,便不好意思的抬頭問著:“媽,你不吃飯,看我幹啥。”
三姑這才略顯尷尬的假裝給晶晶順了下頭發,說著:“我看你頭發長了,會不會遮擋眼睛。”
晶晶拉了下額頭前分開的“鯰魚須”發型,說著:“不礙事。平時卡起來就行。”
二人便在這寒風冬月裏,靜靜的享受著平淡的二人世界。
飯後,三姑陪著晶晶回了學校,並叮囑著注意勞逸結合。隨後三姑返回了廠子看了看。
隻見平時熱鬧的廠子,如今連三分之一的人都不到,隻有幾個工人在裝產品,包裝區一個人也沒有。有幹活的同事看到三姑進來了,閑聊著:“不在家休息,還跑來廠裏幹活啊。”
三姑看眼前的這人,是流水線的質檢工,平時見麵也都打著招呼,三姑便笑著回道:“趕集路過這,剛好進來看看,這幾天不幹活總覺得少點啥。”
那工人哈哈笑著說三姑就是勞苦命,三姑也笑著認可了。
不過三姑還是從質檢那裏聽說了,現在形勢不好,廠裏訂單越來越少了,年前都不一定有單子進來。三姑聽後倒也平靜,心想有活就幹,實在不行就休息,或者再去擺攤,總歸不會餓死人的。
冬月的時間悄然逝去,期間三姑也就陸陸續續上了幾天班,回來過年的在外地打工的人越來越多,街上也漸漸熱鬧了起來。
三姑坐在門口看著村子裏時不時的回來一個個模糊的麵孔,這些人很多是年輕一輩的人,一年到頭在家的時間手指頭都能數的過來。他們和三姑熱情的打著招呼,三姑也起身客氣的招呼著。雖然一時記不起來是誰家的孩子。
但是這種情況隻要村裏走一圈,人群裏聊一會兒,這個回來的人是誰家的孩子,做什麼工作,也就明明白白了。
臨近過年孫儷的上班的店裏的生意越來越好,平時五六點就能下班,現在經常幹到七八點。但也因為前段時間感冒,因此請假在家。沒事兒就來三姑家嘮嘮家常。
“你看,年輕真好啊,我結完婚就沒有出去過。”孫儷坐在三姑側麵,在房簷下曬著為數不多的暖陽,和三姑聊著。
三姑手裏捧著杯熱水,麵無表情的說著:“外麵啥好的,我看啊,還是在家裏舒服,我就不想出去。”
孫儷調侃著:“你還不想出去,那是舍不得孩子吧,要是小孩都結婚了呢?”
三姑低了下頭,拍拍褲子上的灰塵,說著:“小孩結婚後那就好了,那還出去幹啥,種點地,也不幹活了。有就吃點,沒有就算了,也活夠了。”
孫儷看了看三姑說著:“我小孩要是都結婚了,我也不管了,跟銅光四處溜溜,走到哪兒算哪兒。也放鬆放鬆。”
三姑歎息著:“要是張龍在,我也這樣想,現在沒啥盼頭了。就等著房子蓋好,她倆結婚我也就沒啥想法了。”
孫儷意識到可能說錯話了,便趕忙轉移話題,問著:“我看丹丹長的那麼好,說親的也多,沒有相中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