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除夕守歲(1 / 2)

三姑一家在其樂融融的吃著餃子,暢想著未來的未來的時候。

外麵鄉親們的大筒煙花一發發的在空中炸開,伴隨著“嗖啪,嗖啪”的響聲,頓時五彩斑斕的豔麗花瓣照亮整個村莊,有吃完飯的人家已經站在路口或院子裏,欣賞起來。

也有飯都沒吃完的家庭,端著碗就出來的。孩子們自然是欣賞煙花的“主力軍”。隻要聽到煙花的響聲,三兩口飯都沒吃,必然要出去看看,跟著煙花上升爆炸的聲音,用嘴巴打著節奏。

很多家裏有小孩子的家庭,大人會買上許多小玩意給孩子們玩。“搖的火繩子,旋轉的陀螺,閃光的仙女棒,噴射的小煙花。孔明燈等,各色各樣的玩意,都足以讓孩子在這短暫的時光裏,無比的歡樂。

孩子們看著燃放的煙花開心的笑著,大人們看著孩子們笑著而笑著。

而這天晚飯前,家長們都會按照習俗給孩子們送上一份“壓歲錢”,我們當地又稱“壓腰錢”,至於給多少,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孩子們的期待感,確實是一樣的。

吃過晚飯,村裏的娛樂活動大致分為幾種,“賭博”,“看電視”,“喝酒”。

其中“賭博”絕對是這裏麵影響力最大,涉及人群最廣的一種活動。

參與的人除了不會打牌的孩子,和行動力不便,或者實在家裏揭不開鍋的,幾乎都會去參與。

而打牌的場所大致也分為村民自己家裏,一般一張桌子,幾個牌搭子提前約好,其他牌搭子在一旁看著,有時“莊家”實在輸的不行了,就會換人。基本上大家輪著做莊。

旁邊的看客往往比打牌的要多上不少,所以當碰到意想不到的牌局,或者有較大的輸贏時,旁邊的看客,那歡呼的聲音比桌上參與打牌的人的聲音還要熱烈。

另一種場所,屬於半棋牌室的場合。多有我們村口開商店的組織。在村口幼兒園拐角一間四室的小商店,分為內外兩室,外麵的兩室隨意的放著兩排貨架,貨架上擺著些看起來過期了很久的零食。

而內室裏,則是放上一張床,兩張麻將機,數把椅子,幾個煙灰缸,旁邊擺放著幾個暖壺和一堆的一次性塑料杯。地上淩亂的放著幾個垃圾桶。這便是我們村,乃至附近幾個村的牌友聚集中心了。

非年非節時這裏也常年坐滿人,更不要提年三十這個全民狂歡的日子裏了。

每年都有鄉親把辛苦一年累死累活的掙了幾個錢,一夜之間輸的精光,甚至還欠了許多牌桌上的外債,因此和家裏吵鬧甚至打罵的不可開交。

這樣的事情仿佛是輪回一般,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例子出來,每年大家也都嘲笑著這樣的人,但每年又都有人重蹈覆轍。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這個賭博的風氣,在我們這邊的農村十分盛行,無論逢年過節,還是日常小聚隻要有三倆人,很快就能湊齊一桌人,從三塊五塊打到成千上萬。

小賭怡情我是沒怎麼見過,更多的是贏了錢的繼續精神抖擻想多多益善,而輸了錢的則拚死掙紮,試圖鹹魚翻身。最後賭注越加越大,危險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