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十月收獲(1 / 2)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第一茬紅薯,眼看就等來了豐收的時節。

高強之前所擔憂的旱澇災害,並沒有給紅薯的長勢帶來太多影響,粗壯健康的紅薯蔓藤,青綠寬大的葉子,幾十畝來連成一片可謂壯觀。

這批紅薯不僅牽動著高強全家未來的衣食住行,更是鎮上為謀求脫貧事業,發展鄉村經濟而做的一個準備。因此格外受到關注,期間村裏也幾次和鎮裏視察了這些回鄉創業的新農產業。

高強也根據建議定期進行了,紅薯莖葉上麵的嫩芽掐除,確保營養都能向紅薯上長,並施了鈣肥和相應的混合肥料確保產量。

10月上旬,天氣仍舊保持著高溫態勢,烘烤著大地,隻是早晚變得涼了。

高強的紅薯也到了成熟得季節,已經有些許得莖葉開始變黃萎縮了。這也說明底下的紅薯生長停止了。再過些時間,溫度降低,反而不利於紅薯生長,有澱粉含量過高,口感不佳的風險。因此高強聽取老人建議後決定收割紅薯。

大麵積種植的紅薯,因為莖葉較多,土地濕度較大,如果采取邊割葉子邊收割紅薯,擔心紅薯後續濕度高,不利於儲存。因此,高強采取了先收割葉子,再收割紅薯的決策。

這樣高強提前幾天找了村裏的一些婦女或留守老人,又從別的地方找了一些附近的村民,

準備開始收割。

10月陽光尚未跳出雲層,高強紅薯地裏的人就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揮舞著工具割起了莖葉,紅薯葉子看著大藤曼又多,但隻需要把連接紅薯的主根割除,所有的莖葉也就都能隨著拉出。

並安排了專門的車子把這些割下來的紅薯莖葉紅薯稈拉走,各家有需要紅薯葉做菜的,留作飼料的,和高強說一聲,高強也就都送給大夥了。

因為幫忙幹活的也多是一個村或者附近村子的年紀偏大的婦女或老人,所以大家在工作時也就比較隨意,大多搬著馬紮,幹到哪兒,馬紮挪到哪兒。

幾個一堆,保持著幾乎相同的進度,邊聊天邊幹活。進度慢慢的也就在輕鬆的狀態下趕上來了。

幹活人家的小孩子們,往往在割掉紅薯莖葉上做文章。把紅薯葉子去掉,挑選幾段長的,嫩的藤幹,每隔一段去除一點杆子肉,隻留下表皮連接著杆子。做成一串串“項鏈,”戴在脖子上,或者掛在耳朵上。

三姑作為他表哥的親戚自然也加入了幫忙幹活的大軍。和高強及高強家人一起在地裏忙活著。

雖說高強也是農村人,但常年外出闖蕩,致使幹農活上還是差了點兒意思,很多時候基礎的種植和養護還是要靠家裏老人指導。

好在,高強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考慮好了銷路,這也使得他的信心多了幾分。

經過兩天的收割,紅薯莖葉已被全部收割完成,接下來就等著陽光把土地曬得再幹一點,便可以收割了。高強提前定製了紙箱和打包袋,且聯係了采購方,幾輛采購貨車,兩台翻犁機。全部準備就緒。

隨著發動機的轟鳴,劉小寨這個牽動許多人得紅薯產業算是開始最後得交卷了。這個關注者裏麵,有把地包出去等待看收成的人家,也有不看好這個產業,等著看笑話的人家。但無論哪一種。這個轟鳴聲都會使他們心思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