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寨村是一個大的行政村。三姑的村子是劉小灣自然村,三姑表哥的村子叫高老莊。兩個自然村都屬於劉小寨村。之間僅隔著一條路,約一裏地左右。因此前後村的村民也都相互認識。
兩個村子的的地也都相互交錯。因此高強承包的土地裏麵不僅有他們自然村的,而且還有三姑這個自然村的。
高強承包土地的過程倒也順利。秧苗種到地裏。高強也經常性的去地頭走走看看,路過的村民見到了也都會熱情的打打招呼,“強子,又去看看莊稼啊”。
“是啊,天氣預報說,這幾天有雨,不放心啊”
“那不要緊,咱們這就是紅薯長的好,命長,一般的水啊根本不影響。”
“是的,那就看天了”
高強和村民望著莊稼,扯著閑嗑。
當然這個擔憂不是多餘的,自古以來農民種田可真的是應了那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但現實中可能老天爺一分的薄情,都會使農民一年的努力化為灰燼。
農民,這個存在了幾千年的職業,一直以來維持著社會文明發展的基本生產資料。向來都是人類發展的基礎底托。但卻在現代社會遭遇打擊。隨著商業化的發展,農民遭受的剝削和付出及回報中的嚴重不平等的待遇。正在慢慢抹殺這個職業。
人們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漸漸變得急功近利,唯金錢至上,擁著者趾高氣昂,沒有者憤世嫉俗。但終歸一點,人們不再堅持勞動光榮的這一理念,恨不得一天內獲得天下之財。
這也使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漸漸被社會邊緣化,很多花甲之年的農村老人不得不佝僂著腰,背井離鄉,攜家帶口,去城市謀求一份生路。
冷漠,不屑,嘲諷,歧視,欺壓,欺騙,這些詞在他們謀生的路上以現實的方式一路可見。然而沒有聲音為他們發出。
媒體們隻看到某女星露了香肩,某男星出軌粉絲,某官員輝煌政績,某百姓難纏不堪。向上兼容的趨炎附勢,卻無人正視這平凡人間。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高強秧苗插上的第一禮拜就下起了大雨,半天的功夫,新河水位便超過了農田,百裏平原,一片汪洋。
夏天的雨猶如孩子的臉,伴隨著陣陣轟隆隆的雷聲,大雨斷斷續續的下著。也揪著種地的百姓的心。高強站在房簷下,看著從房屋排水孔傾瀉下來的雨水,沉思著。
到了傍晚,雨點開始變小,四周的蛙聲,哇哇的響著。暴雨帶走了悶熱的空氣,留下一地清爽,天還亮著,大家也都穿著膠鞋,走上路口,打著招呼,相約著去自己地裏查看情況。
高強抽著煙,穿著涼拖鞋,卷起褲腿,也朝自己家地裏走去。
沿著村子的方向,徑直走向新河岸邊的田地,新插的秧苗幾乎不見蹤影,到處都是水在流動。
往常河裏的水沒有滿來,大家還可以從自己地裏掘開一個口子,讓地裏的水盡快流進河裏。
可如今的河水和地裏的水連成一片,哪裏知道地和河的分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