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戰後(3 / 3)

“主公,若要解決兵器問題,原思得一計,或可不等朝廷調令,便可解決!隻是此計用之於朝廷軍隊,似乎有些不妥。”

“根矩不妨細細道來,大家一起參詳參詳。”我對邴原說道。“是!若是有人挑動盤踞濟南國附近的徐和部黃巾攻打臨淄,齊國相必然會象明公求救,明公就勢從中周旋,這區區兵器我想齊國相還是舍得的。”我眼中一亮,不過旋即黯淡下來,“說動徐和攻打臨淄城談何容易。

”我說道。“如果在大破張白騎部之前或許很難,可是如今卻是容易。隻是如果這樣做,有失聖人之道。”邴原淡然道。然後將計策徐徐道來,不可否認邴原計策確實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隻是出身聖人門下的我如果這樣做的話確實有違大義,如果事情敗露,對於我在士林中聲譽亦是很大的打擊。

聽了邴原的計策,眾人默不作聲,但是在眾武將眼中閃爍著一絲光芒,在他們心目中但求能夠達到目的,對於這計策的政治後果卻沒有顧忌或者說考慮不到那麼深遠。而孫劭、王修之輩為士林名士,對自身在士林的聲譽卻看得珍若性命。

換著原來時空中的孔融本人,視死也不會這麼做,但是在今天卻是越千年而來的我,值此艱難之際,如果有得選擇我也不會這麼做,僅僅是為了不失去身邊這名士的心我也不能這麼做。

邴、孫、王、彭,諸人都是難見的治政大才,對於誌在長遠的我,帳下治理人才不可或缺,征戰隻是其中第一步,在征戰的背後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人去做,昔日劉邦能夠鼎定天下,關鍵人物不是韓信、英布等名將,而是張良、蕭何等定策名臣。

看看原來時空中劉備顛沛流離的前半生就知道一名眼光遠大、帳中運籌的定策智士是何等的重要,當劉備受讓徐州之時,擁精銳、據富庶、統猛將,實力不可謂不強,比之當時四麵受敵的曹操,論士卒之精、糧草之豐、將領之猛、友盟之多、戰略形勢之強卻是比曹操更勝一籌。

奈何身邊無荀彧、郭嘉等定策智士,及時調和分化州內豪門大姓之間的關係,穩定州內大局,重用陳圭、陳登父子等智謀名士,數戰而土崩瓦解,隻身竄逃如喪家之犬!

我雖然沒有原來時空中孔融的迂腐,卻有需要背負維護士林聲譽的重要。我沉思良久,終無其它良策,老天,為什麼世事對於我總是如此艱難,沒有半分我在其它三流作者書中看到的豬腳們跺跺腳四方名士猛將如雨來投,轉手間便能夠建立無敵隊伍,兵精糧足,轉眼就拉起數十萬大軍一路凱歌高奏快意亂世的際遇。

“事急從權,或有世人毀譽,融亦不能以上萬士卒生命和北海數十萬士民安危換融的區區微名。”邴原、孫劭等人短時間內也是想不出其它良策,我的決策並沒有招致他們的反感,環視北海周邊,仍然有北部管亥部10餘萬黃巾和泰山、東海等地孫觀藏霸部30餘萬黃巾,以及濟南徐和部3萬餘黃巾為主,另外青州境內10餘股數千到萬餘黃巾為輔,從戰略形態上看北海仍然處於及其不利的被黃巾包圍的態勢,如果青州黃巾能夠步調統一,協同作戰,隻須管亥部同孫觀藏霸部南北夾擊,以人海戰術配合藏霸智謀和管亥武力,步步為營,即便付出數萬黃巾精銳,亦不難拿下北海。

前番連場勝利從過程來看,中間不無凶險:從倉促成軍、匆忙布伏的雞籠山之戰若沒有趙慶靈機一動設置的幾名棋子,幾乎便被看破;而北海的破營戰中間更是僥幸,太史慈能夠星夜兼程救難更碰巧全殲管亥信使獲取機密,邴原能夠因勢設計詐取,太史慈神射取信張白騎和神勇破營都是如同戲劇一般千古難現,如今張白騎部覆滅雖然震懾了青州各部黃巾,但也讓他們更加謹慎小心,因此將這萬餘使用雜牌武器的士卒在短期內用正規製式武裝起來,勤加操練,早日成軍,則北海的安全將更多幾分把握。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