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你要與各式各樣的人交往,那你最好學會各種各樣的行為方式。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的社交期望主要是針對某一些人,那麼你就應學會這類人偏愛的某種行為方式。要做到這一點,你得先仔細觀察,然後分析,歸納,得出一般性的結論,再根據這一結論去訓練自己的行為。
分析評判他人與分析評判自己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麵。一個人,一方麵通過他人的評判來認識自己,另一方麵則依賴自己的內心活動、行為表現和情緒狀態來認識自己。在逐漸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對他人的認識也會有所提高。
分析自己的目的在於了解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類屬,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麵容易進行感情交流,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可能給人的幫助,了解自己對手等。因為這些是社交活動的基本因素。
困難的地方在於自己的某種需求、某種狀態並不是自己能意識到的,有時對自己意識到的東西還會作出錯的導向。比如。在青少年時期,人們的心裏話總想找一個人訴說,但卻不想與父母說,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意識到父母太嘮叨了,不理解他們,那怕是一個頗有素養的很受學生信賴的教師,他在其子女前也會碰到不受子女信賴的問題。其實,根本原因在於青少年獨立意識增強,潛意識中要求擺脫家庭走向社會。所以,對自己的分析不能僅依賴於自己的意識,還應當聽聽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有時候自己表現出來的行為自己也說不清。走在路上,會對毫不相關的男性看上幾眼;在某些人麵前會突然變得滔滔不絕或局促不安。自己能感覺到行為異常,但似乎並不是意識支配下發生的。
在情緒方麵,我們對哪些事物發生興趣,便會給予更多關注?當與他人來往時,哪些人使自己高興或不快?哪種語言對自己印象深刻?等等。
通過對這些行為和情感的積累,就可以大致分析出自己是否能平等待人,是否真誠,有什麼樣的社交期望,希望人家肯定自己什麼等等。
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各種交往途徑了解自己真正具備的社交素質。潛意識支配下的行為和自己的情緒是認識自己的重要窗口;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是評價自己的重要參照。但是應當警惕,由於自己追求美好的願望,往往也容易給自己造成假象。
當我們了解自己的情況後,就應通過意誌的努力和意識的調整,使自己變得更好。
先打開自我,你就能成功地打開別人。
八、傾聽和讚揚別人的妙用
(一)尊重他人從傾聽開始
用心傾聽能獲得對方的好感,這是成功交際的秘訣。那些受人尊敬,正在成功的道路上闊步前進的女性們,一般都不會忽略其他人的意見並剝奪對方的發言權。不到萬不得已,她們是不會輕易強迫對方接受自己主張的。
通常,當我們碰到一個隻顧自己高談闊論,絲毫不考慮他人的意見和感受,也不給他人留一點兒發言餘地的女性時,我們一般都會采取緘口不言、充耳不聞或心不在焉的消極態度,讓我們的大腦關閉起來或自由自在地漫遊,無論對方說對說錯都當作耳邊風。
一些才華橫溢的人往往容易自我感覺良好,喜歡在別人麵前誇耀自己的才幹或賣弄口才,順應自己的說話衝動而剝奪別人說話的權利,這是令人十分厭惡、十分反感的作法。不管自己的見解有多麼高明,別人也會因反感其作法而置之不理,真是自討沒趣。
一般女性都會覺得自己說比聽別人說來得過癮,因為我們都有一股表現自我,顯示自我價值與存在的強烈欲望。如果碰到有人表現出非常喜歡聽自己談話的樣子,給自己的欲望提供了滿足的機會,就會因自己的願望得到滿足而對他人產生好感。
(二)傾聽: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徑
先讓自己當個忠實的聽眾,然後再進行勸解。當對方說話的欲望得到滿足,感覺自己的意見得到了尊重時,心情就會變得愉快起來,這時處理問題就要好辦得多了。反之,如果我們強迫對方當自己的聽眾,劈頭蓋臉地向對方傾吐一大堆理由,對方心中就會憤憤不平,認為你是強詞奪理,是在狡辯,是對自己的極不尊重和羞辱。
我們在平常閑聊時所說的話大都是和自己有關的事情,諸如自己對耳聞目睹的事件、現象的看法,自己的人生經驗以及其他自己熟悉和感興趣的事情。事實上,聽別人的見解和話題並沒有什麼快樂而言,之所以耐著性子不走開,無非是想找個機會將自己的話一吐為快。隻知道傾吐自己的事,難以引起對方的共鳴,自我陶醉地侃侃而談,隻會被他人漠視。假如我們在說話時適可而止並善於傾聽,一定會使對方感激不盡,因為他感到你正在接受他。
不難明白,關於傾聽會使我們自己得到很多好處,所以做個好聽眾並不是浪費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