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擁有寬心智慧,讓微笑常在臉上洋溢(2 / 2)

上下班搭公交車或地鐵的時候,會看到一些搶座位的大媽,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出來,讓人覺得很討厭。但是,一想到“也許我媽媽累了也會那樣”就理解她們了。如果對待任何事情,我們都能懷有一顆寬容的心,那麼什麼事情就沒有想象中那麼複雜了。不管是渾身散發著難聞的味道的大叔,還是搶座位的大媽,都不要因為他們給自己帶來了一點不便,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抱怨。否則,不僅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糕,而且還會破壞自己的好心情,長此以往,脾氣就會愈來愈壞。

寬容,對人對己都可成為一種無需投資便能獲得的“精神補品”。學會寬容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而且對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事業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子女、對配偶、對老人、對學生、對領導、對同事、對顧客、對病人……都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寬容,往往能折射出待人處世的經驗和藝術,它不是軟弱,而是有涵養的無言表達。

當然,寬容絕不是縱容,不是無原則的寬大無邊,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於社會基礎上的適度寬大,必須遵循法製和道德規範。對於絕大多數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寬恕和約束相結合的方法;而對那些蠻橫無理、屢教不改的人,則不應手軟。從這一意義上說“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乃是應取的態度。

寬容別人,絕不是在現實麵前所表現出的無可奈何。在短暫的生命曆程中,學會寬容,意味著你的人生更加快樂。

法國19世紀的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上在禪院裏散步,看見牆角有一把椅子,便知有位弟子犯寺規越牆出去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脊背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父。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父並沒有厲聲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禪師寬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有人說寬容是軟弱的象征,其實不然。有軟弱之嫌的寬容根本稱不上真正的寬容,它是一種需要不斷修煉才能達到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