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流年似水柔情風(3 / 3)

沒有沉迷於紅日初升的壯闊美景,龍冉運轉天元升仙訣,雙眼直視朝陽,急忙捕捉那天邊隨著曦和破曉而出,轉瞬即逝的一縷紫氣。功法牽引紫氣分出一縷納入己身,紫氣由眼納入,冰冰涼涼的感覺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然後便再無變化,紫氣進入了體內一個未知的部分,龍冉現在還不清楚。

萬象境不可以內視身體,所以功法裏的很多描述目前隻是想象,什麼穴竅、什麼經脈、什麼靈力……都是模糊的感受,隻有到如域境後,才能做到內視己身。在此之前的修煉,都需要萬分謹慎,戒驕戒躁,因為相當於要蒙住眼睛過河,其中凶險可知一斑。

如吸收紫氣這般的習慣,也是自小養成,日積月累下來,應該是很可觀的積量了。但很奇怪的是,龍冉根本感覺不到紫氣給自己帶來的效果,隻是師父一直很重視,寧可犧牲掉一部分修行的時間也要吸收紫氣,所以龍冉才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自認為,這裏麵一定有他不知道,但對修行很重要的影響。不然師父不會再三叮囑,還肯拿出寶貴的修行時間來,每天進行這項看不到增益的練習。隻不過師父不願贅言,他也不能直賴賴地去問,顯得太不懂事了。

龍冉看過很多書籍,書裏有記載,自古便有“紫氣東升,魚肚浮白”的說法。不過龍冉讀的書還是太少,對於朝升紫氣奇觀,隻有最基本的認識。

他不懂,為什麼隻有曦和初升之時,才有一道紫氣?

從師父敘述的故事中,他知道所謂的曦和,就是宇宙中一顆碩大的火球星辰,向每個方向輻射無窮無盡的光與熱。既然如此,為什麼在他看到曦和初生時,才會有紫氣出現呢?換句話說,每個地方的人都可以在不同時間看見初升的曦和,紫氣是每次都會出現嗎?

對這個世界,他還有太多的疑惑,太多神秘的故事誘惑著他去解答。

師父可能知道——師父一定知道!不過師父不願意解釋,龍冉心裏清楚。師父常常向他隱瞞很多事情,雖然沒有明說,但龍冉隱隱約約感知到了。師父養育他長大至今,十三年的相伴,他很清楚師父的脾性,從生活中一些小的習慣,他發現了很多被藏起來的解釋。

很多事情,包括龍冉的身世和他的家人,包括他們的來曆,師父常常蹙眉歎息、藏著的心事……都是兩人之間不提起的默契。

龍冉相信,到了該他知道的時候,師父一定會告訴他的。自己是師父拉扯大的,而且自己還小,很多事情哪怕知道也完全拿不了主見,想來等自己長大了,成長到可以被師父承認的程度,就可以接過師父背負的重擔,分擔他的心事了。

想及此,龍冉蹭得躥起,拍了拍武服上沾著的泥土,像岩羚般靈活地攀援岩壁,返回了住處。岩羚峰上少有植物,倒是有幾叢綠竹,都是紮根峭壁,曆經風雨的好竹子,三座就地取材的竹屋依靠山壁走勢搭建。雖然不精巧,卻是十三年來,為他遮風擋雨,有一個歇腳安息,他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

在門前的水缸裏舀了一瓢清冽的冷水,牛飲一大口潤醒了心肺,剩下的小半瓢清水,用來清洗麵容。徹夜放置的冷水中,夜晚的涼意還未散盡,冰冷的水拍打在臉上,頓時間涼意直達大腦,精神百倍,澆在身體上,晨練後賁起的肌肉蒸騰起熱氣,霎是舒暢,立馬就不困了。

龍冉如法炮製,把小藍叫了過來,也給小藍進行了簡單的梳洗,隻是簡單的梳洗儀容,憊懶的小藍從一早就在那邊打盹兒,別說流汗了,連眼都沒睜開幾次。看向一旁的石壁,上麵密密麻麻刻著十三道劃痕,這是他記錄下的歲月,是他已經走過的年歲。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今日,是他的整十三歲生辰。

龍冉內心突然有點悵然若失,他一直有這種空落落的不真實感。自記事起,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十三年了,他兢兢業業修行打熬身體,有師父教導,有小藍陪伴,他已經很知足了。

隻是每當深夜,每當周圍環境寂靜到可以一個人聆聽內心聲音的時候,孤獨總是爬上他的心頭。就像是明月爬上天窗,一種從未有過的陌生情緒,強勢地霸占了他的心靈,這種不知名的情緒,讓他內心常常悵惘。

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有這種情緒,他也不知道這種情緒,其實名為成長。

成長的煩惱,其中錯綜複雜,哪是一個不經世事的小孩輕易能想懂的。師父將他保護的很好,十三年的時光裏得以健全的長大,師父可以替他擋住外界的惡意傷害,甚至在十萬大山如此凶險的地方,都活得有滋有味,但這個年紀該有的思緒,到底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