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談談武侯北伐的影響(1 / 2)

春雨淅淅瀝瀝,宛如細絲,天地間朦朦朧朧。

春眠永遠是那麼舒適,一躺下,睜開眼便是拂曉。

天未亮,新都西城門迎接天子劉禪的儀仗隊,就已在列隊候駕。

“在下拜見丞相。”

“丞相,你回城歇息,天子還需兩日。”

辛毗、黃權、費禕、杜恕等一眾文官早已在城門恭候天子駕臨,明知劉禪今日不可能到來,仍然列隊候駕,或許這就是漢代的規章。

“列位同僚辛苦了。”

諸葛亮目光掃視眾人一眼,見一眾文官上前拜見,恭敬作揖回禮,緩步上前巡視。

迎接天子聖駕,一定要來仔細觀摩,就算帶病都要前來,不然就會留下把柄,現在得勢那好,一旦哪天告老還鄉,這些小罪就足以滿門抄斬。

武侯病逝之後,劉禪就聽信讒言抄了武侯的家,結果兩袖清風除了封地的桑樹,什麼都沒留下。

當時川蜀官吏眾多上書立諸葛亮廟,紀念武侯,朝堂以此違背禮製不納,於是百姓隻能自發私祭。

從此可以推斷,劉禪放權隻是表麵,背地裏一天在想什麼無從可知。

後世曆代王朝都在給諸葛亮升官晉爵,賜廟加號,東晉更是封諸葛亮武興王,死對頭後裔待遇都比漢室好,後麵的朝代更是高度評價。

不過從劉禪重用黃皓,就可以看出,帝王的真正麵目。

看似黃皓奉迎弄權,實則宦官代表的就是皇帝意思行事,需要一個人來背鍋而已。

武侯北伐,劉禪表麵心平氣和,內心早已心生不滿。

常人都說薑維北伐導致國力衰弱,魏延守漢中十年,薑維一年都守不了,這簡直無理取鬧。

漢中之戰結束,曹魏損兵折將,雍涼早已陷入守勢,哪裏還有能力進攻,後麵武侯北伐,漢中已是大後方,不存在守這麼一說。

到了薑維北伐後期,天子隻在北麵部署了三萬兵力,而麵對的南征大軍是三十萬,名將如雲,曹魏當時有羊祜、杜預、鍾會、鄧艾、王濬等一眾入文廟武廟級別的人物,兵力已經不能用碾壓來形容,這是純粹的國力壓倒。

那個發問很奇葩,魏延守了漢中十年,薑維為何守不住一年,你行你上。

冥冥之中,上天給了一次完美的北伐機會,但是皆有一次。

武侯北伐,更是改變曆史走向。

第一次北伐,同年魏吳爆發石亭之戰,吳軍詐降誘敵,大敗曹休,之後曹休病逝。

當時曹魏主力上將都部署在荊州淮南一帶,曹休大舉操練水軍,就是想一舉滅吳然後一統天下。

而雍涼防線,此時兵力不多,絕不會超過十萬,上將也不多,可以說當時曹魏沒把蜀地當回事,畢竟曾經一個漢中張魯就把川蜀壓製到四處求援,怎麼可能放心上。

進攻也難,前途幾千裏,後勤補給問題非常大,所以曹魏先滅吳再從荊州沿長江西進滅蜀是最優選擇。

如若武侯不北伐,曹真接替曹休大都督,繼續南征與吳開戰。

可見當時曹魏對後漢的防備非常低。

夏侯尚鎮守荊州,結果因為寵溺小妾疏遠正室,可正室是曹氏親貴曹真的妹妹,也就是曹操的義女,最後被告狀,慚愧自殺,司馬懿成功接管荊州精銳兵團。

武侯北伐,直接打亂曹魏未來部署,曹叡也沒想到區區一個川蜀威脅如此之大,已經遠大於吳軍威脅,甚至已有取雍涼之勢。

從此,曹魏所有的精銳上將,甚至到了司馬氏掌權,大軍主力以及一個時代的名將皆部署在雍涼。

倘若武侯北伐,再拖一年到兩年,準備再充分點,等魏吳全線開戰,再出兵奇襲,到時曹魏就算發現情況不對,調援兵來雍涼,或許已來不及。

武侯第一次北伐之後,所有的一切都變味了,曹魏將一堆上將部署在雍涼,精銳在此鎮守,此時北伐已無能為力。

曹魏體量太大,可以吃一堆敗仗,仍然是碾壓優勢,漢軍吃一個大敗就是亡國。

街亭之戰之前。

上邽城核心重鎮,由於郭淮沿渭水率援軍趕到,已無力攻下,此時北伐大軍隨時有被截斷後路危險。

進攻隴西失利,絕對是武侯北伐失敗的主要原因,一旦拿下此地,西涼刺史徐邈的涼州兵團必須先過隴西堅城這一關,同時也與其他方向的兵力斷開連接,甚至可以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