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需要培養孩子**的個性,讓孩子能夠有自己的主張與判斷,而不是人雲亦雲。孩子若是沒有個性,缺乏自己的**思維,或者總是唯唯諾諾,則很難有所突破。這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會有不利影響。沒有個性的孩子,通常會表現出膽小、內向、缺乏自信、沒有立場、善變以及優柔寡斷等。
案例
在幼兒園老師的眼中,花花是個典型的乖乖女,也是最好管教的孩子,老師讓幹什麼,怎麼幹,她從來不說一個“不”字。和別的小朋友相處時,什麼都依著別人。不管別的小朋友玩什麼,隻要叫上她,她絕對不會拒絕。大家在一塊兒玩的時候,通常都是別的小朋友做決定,她隻是個服從者。有時當大人征求她的意見時,“不知道”或者“隨便”是她最常見的回答。
雖然花花很招人喜歡,但花花的媽媽卻並不認為這是什麼好事。在花花媽媽看來,花花“耳根子太軟”,太沒有個性,不懂得拒絕,這對花花弊大於利。讓花花媽感觸最深的一件事是有次老師讓花花去學舞蹈。花花像往常一樣聽話,參加了一個少兒舞蹈培訓班。培訓班裏的孩子,有的曾經學過舞蹈,有一定的基礎,有的則像花花一樣,頭一次參加。負責培訓的老師是一名剛出校門的年輕老師,缺乏經驗,結果她把所有的孩子混編在一個班裏,並且是以學過舞蹈的孩子為訓練標準。這可苦了那些以前沒練過的孩子,壓腿、拉腰、跨一字,痛得許多小姑娘呀呀亂叫。
有許多孩子會直接跟老師叫“哎呀,快停,我受不了啦”,而花花卻不敢吭聲。回到家,媽媽問她怎麼樣,她回答說一點不好,很疼。媽媽心疼女兒,就問她還要不要繼續。因為媽媽知道,花花並不喜歡跳舞。如果花花說不想去了,她也不會勉強她。結果沒想到花花竟然回答說:“如果我不去,老師一定會生氣的,我害怕。”媽媽頓時無語……
像花花這樣的小姑娘,通常是人見人愛的。她懂事、乖巧,為了別人寧願自己忍受。但從長遠來看,花花的性格並不是最佳的,而且比較容易受到傷害。這也正是花花母親所擔心的,孩子沒有個性,缺乏主見。不是越聽話的孩子,就越有成就,這已經是諸多事實證明了的。精英人物,絕對不會是一個缺乏自主意識的人。因而,打造精英人物,必須要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要讓孩子有良好的個性,而不是太沒個性,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有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幹什麼都不行,總覺得不如別人,對自己力量的認識和可能達到的成就估計很膚淺,不穩定,完全從屬於別人的評價。因此,做家長的要以肯定的語言評價孩子各方麵的表現,不要總用懷疑或否定的口吻跟孩子說話,這很容易使孩子懷疑自己,從而對自己失去信心。家長過分地將孩子與別的小朋友相比,會加重孩子的從眾心理。
2?不斷豐富孩子的知識
家長要不斷豐富孩子的知識,從各方麵提高他的能力。可以讓孩子在家幫忙幹一些家務活,來培養他的自信。可以帶孩子到大自然當中去,接觸花鳥魚蟲,培養他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讓他見到小蟲不害怕,帶他爬山,遊泳,多參加體育鍛煉。
3?給孩子表現的機會
家長要幫助孩子創造條件,使孩子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如接待客人,可使孩子感到自己被家長和外人所承認。或者讓他多幹一些與外人接觸的事,這樣便擴大了孩子的活動範圍。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對他做的事情,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增強他對自己的認識,從而相信自己。
4?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齡小,道德觀念尚未完全形成,是非判斷標準還很模糊,他們主要是按自己喜愛和厭惡的情緒來判斷人物和事物的是與非。孩子模仿性強,控製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壞,看別人怎樣,自己就跟著別人學,難免會有些不當的言行。對此,家長既不能忽視也不可羞辱懲罰。恰當的做法是耐心地正麵誘導、糾正,使孩子通過成人對其行為、言語的評價,逐步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是非,從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如果孩子聽見某些人說了髒話,於是就跟著學,這時家長就需要解釋清楚:罵人的話,不好聽,不文明,不要學著說等。這樣屢經疏導,幼兒便不致因從眾心理而仿學不良行為,進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孩子有了自信心,又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事就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盲目地隨從別人。關注孩子從眾心理的種種消極表現並引導其向積極方麵轉化,對形成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有著重要意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