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專注地思考(1 / 1)

意誌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專注。所謂專注,是指一個人能高度集中關注某件事情的能力,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質,也是培養未來精英的優秀品格之一。從小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學會專注地思考,可以讓孩子一開始就養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對於孩子來講,專注力的培養,對其一生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案例

從亮亮兩歲起,亮亮媽就開始訓練兒子的專注力。媽媽知道,現代社會信息量太大、誘惑太多,人心浮躁,整個社會都處於一種虛浮狀態。她可不想自己孩子將來受到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唯一的辦法就是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讓他最大程度去屏蔽外界的不良影響。媽媽也清楚,當別人都無法專心時,自己的兒子如果能集中注意力,就一定能夠勝出。

於是從亮亮很小的時候起,無論是在遊戲中,還是平常的生活中,亮亮媽都有意加大對兒子的專注力訓練。同時,媽媽自己也加強學習,利用網絡、社區交流、親子互動等各種手段,尋找各種相關的資料,來充實自己培訓孩子的能力。

媽媽的努力沒有白費,亮亮從小就比別的小朋友集中注意的時間要長。當別的小朋友心不在焉時,亮亮還能認真聽老師講課;當別的小朋友玩到一半就離開時,亮亮卻總能堅持到最後。這樣的訓練一直持續到亮亮念小學,直到形成習慣。

亮亮媽雖然不是幼教專家,但她的理念和做法卻與專家所提倡的相吻合。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孩子隻有先形成一種專心的習慣,才有可能在日後對自己的事業全身心投入,不會被其他事情所幹擾。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專注呢?

1?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提出專注力的要求

一般來說,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專注力是不一樣的,越小的孩子能夠專注的時間越短。4~5歲的孩子能夠集中12~14分鍾;5~10歲的孩子能夠集中20分鍾,所以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的時候要根據其所處年齡階段的專注力特點來設計。

孩子對活動的目的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務的願望就越強烈,在活動過程中,專注力就越集中,專注力維持的時間也就越長。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可以訓練孩子帶著目的去集中注意力。例如問孩子:“媽媽的衣服哪兒去了?”“桌上的玩具少了沒有?”這樣有目的地引導孩子從小學會關注目標,然後逐步養成圍繞目標、自覺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2?充分利用遊戲來訓練孩子專注

曾有心理學家做過測試,同一件事物,如果轉換成遊戲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並且孩子的專注時間會比單純地完成任務的時間要長許多。這也再次表明,孩子在遊戲活動中,其專注力集中程度和穩定性都較強。因而家長可以充分利用遊戲來提升孩子的專注度,例如,在學習字母的時候,家長可以故意藏起一些字母,讓孩子去找丟失的字母。在遊戲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專注力,同時也可使孩子心情愉快。例如:迷宮遊戲、鏡子遊戲、傾聽遊戲、聽音遊戲、走直線與平衡木、傳話遊戲等等,都是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有效遊戲。

3?利用孩子的興趣點來訓練專注力

興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總會很投入、很專心。對幼兒來說,他的專注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興趣和情緒的控製。因此,我們應該注意把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與培養專注力結合起來。

許多實例證明,新奇、富於變化的物體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會唱歌的生日蛋糕,會跳的小青蛙,會自己走路的小娃娃等,這些玩具一下子就能調動孩子們的好奇心,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觀察、擺弄。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類似的玩具,以此來訓練他集中注意力。特別是0~3歲的孩子,采取這種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

當然,培養兒童專注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家長可根據自己孩子實際,選擇適用的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隻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和積極的態度,堅持訓練,就一定會取得成效,寶寶成為未來精英的成功概率就越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