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高 峻: 不要為難別人,(1 / 2)

????也不要為難自己

創意者印象:高峻

誰也無法想象,一個原本可以成為站在最高學府的講堂裏,為學生們傳道授業的教授,竟然一手建立了中國本土最具實力的廣告公司之一—梅高中國。也許這就是命運的捉弄。

說起來,這的確是一件很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原本高峻先生是很崇拜教育的,事實也很符合他的願景—大學畢業留校,並被破格提拔為副教授。但在看到那些處於中國行政體係下的教育現狀後,高峻卻開始反思很多事情。在想到那些院長、副院長就將是20年後的自己時,與其變成一個頑固迂腐的老學究,高峻最終還是選擇了到外麵去闖蕩,雖然未來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但它至少充滿著想象力。

創辦梅高的時候高峻37歲。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高峻還是沾了教育的光—因為在當時,“副教授”的頭銜還是比較受寵的,而且從全國來講,像他這麼年輕的副教授也就三個人,所以客戶也就都很看重這位“副教授”級別的老板。在當時的市場上作一個設計200元錢,但高峻就能收到2000元。這也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高峻很信奉古人的哲理,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跳蚤叮在馬背上,也能一日千裏。”但是有一條,你必須要“叮穩”才可以,才不會被甩掉。至於“千裏馬”,則指的是國家的強大。隻要我們不甩掉自己,國家進步,我們也就可以跟著進步。

在高峻看來,他理想中“完美”的梅高應該是一塊璞玉。一個雕像很威風,但它沒有生命;大理石割開後它依舊是大理石。隻要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它就一定有缺點。有問題不可怕,也不用簡單地去追求完美,沒有意義。每天實實在在做人,實實在在做事,做完了就一定會有回報。

2008年金融危機,無論是國際化的4A還是本土的廣告公司,都難免受到客戶減少廣告預算的影響。不過對於高峻來說,他卻覺得沒有什麼太大影響,他甚至覺得當時的業務似乎還更好做了一些—雖然有些國際客戶因為全球計劃的調整不再和梅高合作,但還是有很多其他的客戶找上門來,不論它們的生意是好是壞,客戶都很期待與梅高合作。而這一切,都是緣於高峻和他的梅高多年以來積累下的高人氣和好名聲。

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峻總喜歡穿著一身華服出席各種場合,看上去顯得風度翩翩。無論什麼時候,高峻都保持著中國人特有的謙遜與嚴謹,他深信,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如果要用一句西方的話語來解釋高峻東方的行為,那麼不妨借用《簡·愛》裏麵的一句話:“用自己的行為向上帝負責。”

廣告門專訪

不要為難別人,也不要為難自己

作為1985年全國僅有的三個被破格提拔為副教授的幸運兒之一,4年之後(1989年),高峻離開了他執教並掌管的廣西藝術學院北海成人教育分校,在廣西桂林創辦梅高中國,並於1997年把總部搬遷到上海。在20年的時間裏,他帶領梅高成為本土最具實力的廣告公司之一,參與發起中國元素獎項,創作中國國家形象廣告,在眾多場合為本土廣告代言……作為隨著中國廣告行業一同成長起來的第一批元老,高峻在很多廣告人眼中都是值得尊重的廣告人,也有很多本土廣告人習慣稱他為“大哥”。

高峻是我們一直想要了解、交流的對象。在國際廣告協會中國分會的年會上,我們得到了近距離采訪高峻的機會。雖然已年近花甲,但酒過三巡、神情微醺的高峻依然精神矍鑠,麵對我們侃侃而談。短短30分鍾的時間,高峻為我們講述了他20年來對於廣告和人生的理解,加上不時冒出的驚人之語,讓人深感收益頗豐。

廣告門:梅高搬到上海已經12年了,現在它的狀況怎麼樣?您是否滿意?

Q高峻:滿不滿意是相對的。我的運氣還可以,有一幫人願意和我一起做事情,還有很多客戶願意給我機會。我覺得這兩條是運氣,我也很感激這些幫助我的人。

至於是否滿意,取決於你對某件事情的期待。雖然在國內很多人給我們麵子,甚至說覺得我們做得很不錯,但是我知道,我們和一些公司是有差距的。不過我更知道,事情是漸變的,我們不可能一下就飛上天,所以我覺得一切隨緣就好。努力去做,但不要一味地追求什麼,順其自然就可以了。我經常會說一句話:“不要為難別人,也不要為難自己。”這樣人的心裏才不會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