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輾轉,離楚歸漢,韓信依然是個管倉庫的小官。
即使很多人向漢王舉薦韓信,他依然是不被看好。
韓信那時有些想不通,但是應該也隻是想“欲擒故縱”?
欲擒故縱,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誌。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欲擒故縱的前提則是在對方的心中有足夠的地位。
恰好,夏侯嬰、樊噲和蕭何都在漢王心裏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他們都不想韓信跑了。
蕭何月下追韓信,漢王生氣的追來,韓信才真正受到漢王的重用。
當他被封為將軍的時候,他才真正感受到被曾經瞧不上他的人羨慕的感覺。
從那時起,他的計策才真正受到重視,並且用在帶兵打仗上。
漢王說,“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所以韓信也明白漢王為什麼讓蕭何如此跟隨,為什麼那麼多有有識之士轉而投向汗王麾下。
漢王也不再像對待別的將士一樣,呼來喝去。
韓信來了。
自此,戰局也大不一樣,再也不是屢戰屢敗了。
於是,封王封地,他也忠心耿耿的帶兵打仗。
他給漢王認認真真地獻計,漢王第一次認認真真的地聽他分析。
漢王說,“相見恨晚!”
跟著漢王馬背上打天下,最後滅了項羽。
他也成為開國的異姓王之一。
榮歸故裏。
他見到了當年給過他飯吃的亭長,賞了一百錢,“你是小人,非要當君子,做事情有始無終。”
他召喚來了當年不圖他回報的老大娘,賞了千金。
他召喚來了當初讓他從胯下爬過去的屠戶少年,封他為中尉,他告訴一起前來的諸將,“這位壯士,曾經讓我從他胯下過去。”眾將都是見過韓信上戰場殺敵殺紅了眼的,“當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想殺便殺了。隻是殺了他也不能揚名,所以我就忍了下來,從他胯下爬了過去,這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蕭何提醒他,收斂些。
隻是,打天下不容易,他張揚難道不是很正常?
反正他也不會謀反的。
誰知道鍾離眛那個沒有心的家夥,跑來這裏找他幹什麼?
皇帝明擺著,要殺了鍾離眛。聽說鍾離眛在楚地,詔韓信抓住鍾離眛。
鍾離眛還一心想要往他這裏來。
“韓信,別來無恙。你如今倒是封王封地了。”鍾離眛跑到了韓信的臥房。
“那自然是感激你當年不像蕭何相國那般舉薦我。給你兩條路:一是,離開,遠走高飛,繼續逃亡,或者自己去找劉季去。二是,把你交給劉季。”
“漢之所以不來打你楚地,那是因為我鍾離昧在你這裏。如果想要抓住我來討好漢,我今日死在這裏,你也會和我一樣死去。”鍾離昧大言不慚。
韓信三分天下有二,與鍾離眛在內的楚軍都打過仗,戰無不勝!
當初項王派人去說服韓信,提出三分天下,背叛漢王而自立。
韓信不從。
於韓信而言,鍾離眛有什麼重要的呢?既不需要他來讓韓信討好漢,也不需要他來反漢。
“韓信自度無罪。”韓信問心無愧。
鍾離昧見韓信不上當,自刎。
韓信帶著鍾離眛首級去見劉邦。
劉邦令人把韓信捆綁起來,放在隨從皇帝後麵的副車上。
韓信說:“果然啊,‘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就給韓信戴上械具。
一回到洛陽,劉邦就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他為淮陰侯。
此時的韓信,在洛陽就是待著不舒服,居然還和絳侯周勃、潁陽侯灌嬰等一樣的地位,甚至是不如,因為他要避著劉邦,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出行,免得礙眼。
閑來無事,韓信去看看樊噲吧,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榮幸。”
韓信出門後,隻能無奈的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
還是閑來無事,韓信與張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稍微讓他覺得有意思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