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與大腕打交道(4)(1 / 1)

開始與大腕打交道(4)

主持人報完了這個歌曲的名字,音樂起,伴舞的演員們出場了,我真有些擔心,這時她要是真的不上會是什麼結果,我睜大了眼睛注視著側台,她上來了!她唱了!不知內情的人,並沒有看出來她帶著點情緒。我也終於鬆了一口氣。從這次我就總結了一個規律,她們不可能不上,因為這是中央電視台在錄製節目的現場,她們當然不會放棄這次曝光的機會,所有的大腕都明白這個道理。隻有密集地曝光率,才有腕們的知名度,知名度越高才越有生存的空間,這就是大腕們的生存鏈條,這個鏈條的頂端就是中央電視台,再說了,哪個大腕要是離開央視,想想看!還能紅嗎?所以他們都明白,這個鏈條到什麼時候也不能斷。

3個小時的現場錄製,總算錄完了,前前後後整整忙了一個月,有了比較滿意的結果,在機房裏我整整待了五天五夜,因為這期節目要在當年的春節期間的大年初七播出,一直到了陰曆二十八的那天,單位沒有幾個人了,放假的放假、回家的回家,隻有我還在機房,一直到了二十八的晚上我才交上了片子,總算鬆了一口氣呀!

錄製現場

我通知了不少我的朋友,讓他們在初七晚上看我的節目,並不是為了收視率,就算這些人都看也不可能提高收視率的,因為中國有13億人口呢,不過當我們過完年上班後,收視率真的出來了,是029。這在當年七套節目裏破天荒了,也是第一次打破農業節目的最高收視,當時農業節目的最高收視紀錄是028,說心裏話,是節目做得好嗎?我敢說不是,就說滿台的明星大腕兒,誰知道是在看明星還是在看你做的節目,這話說的有點矛盾,應該說是明星組成的節目,尤其是在春節期間,誰不想看看高興的節目,再看看大腕們的風采,我想這可能是收視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吧。

自從做了這期節目以後,在欄目認可我的人也就多了,就這樣,欄目裏認為我還有組織晚會現場的能力,接下來又做了幾台欄目裏的常態節目。

節目做多了,也就順手了,好像也用不著像一開始那樣認真地去想了,再說和大腕們的來往也有點不足為奇了,不管見了哪個明星也就是點點頭,再接了一台新的節目時,也用不著那麼累了,因為已經形成了很有規律的套路了,說白了,就是手熟了。

說到這我就想起一個古代的故事:說的是一個武士,武藝高強、箭法超群,他可以馭馬拉弓、百步穿楊,百箭百中。表演後看到圍觀群眾掌聲雷鳴,就有點狂妄的表現,自說是天下獨一無二的弓箭高手:“在場的大哥大姐們,誰能前來切磋一下。”說完並沒有人前來應戰,這時在人群的後邊有一個賣油老漢輕蔑地一笑:“沒什麼了不起!手熟而已!”

老漢說著,用心地往油壺裏灌油,頭也不抬。武士大驚!大步上前問道:“你一個賣油老頭,竟敢口出狂言?你給我來一個我看看!”說著把弓箭往老漢手裏塞。老漢看看小夥子笑了:“你練的是箭,我賣得是油,咱倆幹得不是一個行道,不過不管做什麼都有一定的功夫你明白嗎?”說完話拿起油壺,蹬梯上房,在一丈8尺高處,將豆油一滴不灑倒進地上的小嘴油簍裏,眾人叫好,老漢下來後拍拍身上的灰塵:“小夥子!高手不是與生俱來,都是練就而成,隻不過是‘手熟而已’。”說完背起油簍,唱著小曲揚長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