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侈靡和虛榮,陰謀和暴行(1)(2 / 3)

晏嬰字平仲,是齊國的一位大政治家兼大思想家,後人多稱之為“晏子”。其才器可與管子媲美,《史記》有《管晏列傳》。相傳晏子到過楚國,此事於史無據,可能出於晏子門徒及其後學的想象,用以渲染晏子的伶牙俐齒。《晏子春秋·內篇·雜下》雲:“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

‘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邪?’晏子對曰:‘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子何為使乎?’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嬰最不肖,故直使楚矣。’”同書同篇又雲:“晏子將至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此類故事令人發噱,姑妄聽之可也。

對楚人來說,國間形勢比較嚴峻,要想在中原爭城奪地已近乎空想了。

靈王初即位,就剝奪了掩族人居的賞田。他可以處死成功的改革家,然而無法抹殺改革家的成功。

鄭國對公子圍毫無好感,遲遲不派使者到楚國去祝賀新王即位。

公元前539年———靈王二年,多次責問鄭國何以如此。鄭國無奈,先派使者向晉國說明原委,得到了晉國的諒解。然後,子產陪同鄭簡公訪問楚國,祝賀靈王即位。時已歲暮,靈王邀鄭簡公到“江南之夢”去打獵。所謂“江南之夢”,應在今湖北潛江一帶。其明年春,許悼公訪問楚國,靈王興致更高了,又請鄭簡公、許悼公同他一起到“江南之夢”去打獵。靈王講排場,愛虛榮,派伍舉出訪,邀諸侯到楚國相會。是年夏,靈王與鄭、陳、蔡、許、徐、滕、頓、胡、沈、小邾諸國的國君和宋太子以及淮夷的君長會於申縣。晉、齊兩個大國不到會,魯、衛兩國的國君稱病也不到會,曹、邾兩國的國君則以本國有難為借口而逃會。伍舉叮囑靈王對諸侯要以禮相待,靈王不知如何是好,問宋國的向戌和鄭國的子產。向戌介紹了大國國君會見小國國君的禮,計有六儀;子產介紹了小國國君會見大國國君的禮,也有六儀。靈王要伍舉跟在他身邊,隨時指點,以免出錯。伍舉說自己從來沒有見過六儀,實難置喙。

無論如何,這是一次空前的盛會,使靈王得到了空前的滿足。

徐王之母為吳人,靈王以為徐王必定從吳而背楚;竟在申之會上拘留了徐王。是年冬,靈王率與會諸國之兵伐吳,出師之名是七年以前吳國收容了齊國的叛臣慶封。慶封奔吳國後頗受優待,娶吳王女為夫人,受朱方縣(在今江蘇鎮江南)為封邑,聚族而居,富甲一方。靈王帶著多國聯軍攻破了朱方,俘獲了慶封,殺死了慶封的族人。他派人把斧鉞綁在慶封的背上,拉著慶封到各國的兵營前麵去示眾,要慶封自己高聲喊叫,不要像我慶封那樣犯弑君之罪!

慶封橫了心,大呼,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圍那樣弑君而自立為王!

靈王大窘,急忙下令處死了慶封。

歸途中,楚師討伐了似乎不大恭順的賴國。賴君綁著手,銜著璧,其臣赤膊抬著棺材,向靈王請罪。靈王不知所措,問伍舉,伍舉說,先君成王討伐許國也這樣,成王親自為許君鬆綁,接受他獻上的璧,燒掉他帶來的棺材。靈王照著先王的遺規受降如儀,他本來是要把賴國滅掉的,這時不便公然滅人之國,乃下令把賴國的公族遷到郢都附近的鄢邑。

楚師剛回國,吳師就來報複了。沈尹射領兵拒吳,在夏訥(在今西淝河入淮水處)附近與吳師周旋,同時,楚人在鍾離、巢、州來等邑築城。不巧,這些地方入冬多雨,城沒有築起來。

公元前537年———靈王四年,春,莫敖屈申被殺,據說罪名是可能與吳人暗通。

屈生繼為莫敖,受命隨令尹罷到晉國去迎親。晉國以韓起(韓宜子)和叔向為送親使,晉平公親自送女出境,鄭簡公在途中迎送。這個盛大的迎親送親行列到了郢都,官方竟沒有郊迎,靈王居然還對大夫說,晉人是我們的仇敵,我要派韓起做大閽,派叔向做司宮,讓晉人受辱。眾大夫默不作聲,唯獨太宰啟強進諫道,假如我們有備,晉人無備,那樣未嚐不可;但實際情況是我們無備,晉人有備。況且,我們無禮,晉人有禮。真要那樣做,晉人一打來,我們就要做晉人的俘虜了。靈王以為太宰言之成理,改變初衷,決定以正規禮節接待送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