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觀察和分析滇中地區山與水的內在邏輯關係,就必須尋找一個製高點。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滇中一帶漫遊,在這裏,他發現了這個製高點,以至於後人根本不用進行勘測,也能找出這個地方——梁王山。
據文字記載,徐霞客曾準確地看到了梁王山的溪水北流入了滇池,彙入了金沙江;溪水南流則進入撫仙湖,彙入了南盤江。他為這座山留下了可供後人參考的文字:“西北麓為滇池,東南麓為明湖、撫仙湖。水之兩分其歸,以此山為界,水之三彙其壑者,亦以此山為環。”
梁王山,又名羅藏山,山勢雄偉壯麗,有挺拔險峻的峭壁懸崖,也有古木參天。最高峰海拔2820米,號稱滇中第一高山。
課題組這一次的目標,是攀登到梁王山的頂峰。因為在這裏,方圓數百裏都可以盡收眼底,說不定可以看到“一山觀四湖,一山分兩江”的獨特景觀。
這裏的一山指的是梁王山,四湖分別指的是滇池、撫仙湖、星雲湖和陽宗海。
如果運氣好,等到了頂峰,天氣晴朗可見度高,說不定還能看到南盤江和螳螂川呢,這就是兩江。
清晨,微涼的太陽剛剛冒出個頭,課題組整理好東西就準備出發了。
爬山需要帶的物品不算少,首先是裝備類:防水的徒步鞋、登山杖、登山包、護膝、衝鋒衣、速幹衣打底、雨具、帳篷、無人機等;其次是補給類:水、壓縮餅幹、運動飲料、小麵包、巧克力、香蕉、水果等;最後是急救類:碘伏、棉簽、酒精、創可貼、藿香正氣液、雲南白藥、紗布、繃帶、胃藥、驅蚊水、蒙脫石散等。
畢竟大家夥都得做好今晚得露宿山上的準備。
人的視線是有限的,但當你到達了一個高點,再往下往遠處看,視野就會擴大。所以杜甫才會有那句詩:“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課題組的人們很快便到達了梁王山的頂峰——官帽山。站在山頂向下望,“四湖”隻見高低不平的山峰,猶如大海中的一座座島嶼,延伸向遠方。璀璨的陽光投射在湖水上,湖麵的顏色五彩繽紛,有蔚藍色,有金黃色、有青藍色、有白色,更遠的地方甚至分不出天空與湖麵的界限,縹緲、曼妙、動人,這純粹的美撼動著每一位課題組成員的內心。
隻有沈若夢除外,她咬緊了嘴唇,眼前的一切似乎是那麼的熟悉,不管是西邊的滇池、東南方的撫仙湖、東北出的陽宗海,還是南邊的星雲湖,都熟悉到讓她渾身發抖。
如果真的有前世,那前世的她一定來過這個地方,甚至無數次站在這裏,眺望過遠處迷人的山光湖色。
如果沈若夢現在的心神安定的話,她一定會這麼想。
課題組的成員們沒有停歇,他們不停地用手裏的儀器、筆下的資料,一點一點完善著課題所需要的數據和內容。
沈若夢不敢表露出一絲的情緒,她想盡快完成這個項目,盡快揭開自己那個奇怪的夢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