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為其工作特殊性,導致在現在這個集體勞動的環境下,工作就顯得相當清閑,屬於半養老型工作。
這種工作崗位那是非常吃香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擠破腦袋想進去,
不過書店就這麼大,需要不了幾名工作人員,招人也不是一般的嚴格。
職工盡量安排從部隊轉業下來的殘疾軍人,又或者烈士和現役軍人家屬優先招錄,再不就是剛畢業的少數民族女高中生。
這三條下來,直接刷掉9成9的人。
如此一來,男人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
“同誌你好,我想問問咱們這裏招不招翻譯員?”
男人一愣,上下打量他一番,搖頭道“不招,隻會發布一些出版社和報社翻譯文稿的任務,
如果你想應聘翻譯員的職位,建議你去出版社報社看看,
不過咱們這可沒有,甚至市裏麵也隻有一家報紙,你要是想應聘,最好去省城看看。”
男人很耐心的說了一大堆,完全不像其他單位的職工那種性格。
李江眉頭緊鎖,
這和他了解的一些情況還是有些出入啊,
“那翻譯員和接任務有什麼不同?”李江再次問道。
“翻譯員是某個單位的固定職工,每個月都要拿工資和福利的,接任務是民間譯員,講究的是多勞多得。”
李江恍然,
能接任務也行,他不挑。
“請問稿費是怎麼計算的?”
“這得根據你翻譯的文稿決定,如果是雜誌新聞類,價格是千字三塊錢,如果是文學著作,各領域技術期刊,價格是千字五塊錢,更往上我這裏就沒有了。”
李江皺起眉頭。
他沒想到會這麼少。
按道理翻譯人員應該很緊缺。怎麼會定這麼低的價格?
他瞥了一眼那富有時代感的櫃台,忽然想到,這特麼是78年啊,
肉才七毛兩分,米麵一毛多不到兩毛,甚至連茅台也才六塊多。
那沒啥問題了。
不愧是知識分子緊缺的年代,竟然能給這麼多。
千字五塊,他咬咬牙,一天能翻譯個一萬左右。
這就是五十塊。
比城裏職工一個月工資都多不少了,甚至能抵得上學徒工兩個月工資,農民半年的工資。
千字三塊的雜誌新聞翻譯更快,因為不涉及專業知識詞彙,單純翻譯,一天搞兩三萬不是問題。
兩萬就是六十塊,城裏職工小倆月工資。
不少,真不少。
李江喜滋滋的幻想著。
“喂,同誌,你要接任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