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由奈想也不想地說:“那也不可能,爾必達在成立之初就整合了日立、NEC、三菱電機的DRAM業務,其成立的本身就帶有保護日本DRAM產業的政府意誌,日本政府不會坐視爾必達破產。”

“以華譯集團出麵,當然不可能獲批收購。”林譯看了看林由奈,說:“但如果是你們三井物產出麵,是不是就有可能了?”

“這……”

林由奈張了張小嘴,一句話沒說完便沉默了。

還真有這個可能。

“以美國子公司Redstone為主體,和三井物產成立一個合資公司,然後再由你們三井物產出麵遊說日本政府,能通過市場行為解決問題,不需要政府背負爾必達巨額債務,將爾必達賣給一家美日合資公司,想必阻力會小很多。”

林由奈沉默半晌後,拿著手機向林譯告罪了一聲,出去打電話了。

林譯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一口飲盡。

前世,在2018年,美國情報部門以“國家安全”為由,呼籲美國人不要用眾興手機。並以“眾興未履行和解協定中的部分協議”為由,宣布禁止美國企業向眾興銷售元器件至2025年。

2020年,美國商務部宣布全麵限製華未購買采用美國軟件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致使華未芯片短缺,5G手機停產,並不得不出售其孵化的榮要手機品牌。

如今華譯手機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和平果展開競爭,如果自己不能擺脫半導體芯片受製於人的窘境,都不用等到2018年,美國的一紙禁令便會提前到來。

但造芯片實在是太難了!

芯片製造是人類曆史上最複雜的工藝之一,加工精度之高,甚至需要上千個步驟才能完成。

如此複雜的工藝,需要巨額的投資,就動輒需要上百億美元,隻有跨國巨頭乃至上升至國家層麵才能完成。

這也直接導致了行業不斷集中向歐美日韓等半導體壟斷企業。

它們組建產業聯盟,通過壟斷累積暴利,通過低價傾銷,讓後來者越做越虧,最終斷了產業化的念想。

還屢屢發動專利戰,為的是拖住對手,打擊下遊客戶信心。中芯與台積電的專利戰,中微的尹之堯與老東家美國應用材料的專利訴訟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以說,華夏的半導體一直是在冒著敵人的炮火匍匐地前進。

幸好,金融危機來了。

今年以來,全球80%的半導體製造企業下降了50%的銷售額,美國、亞太地區的半導體、芯片行業都一片哀嚎,有的做半導體設備研發的美國公司,股價甚至跌到了0.9美元。

必須抓住這個時機,加快對芯片產業鏈的並購,進行技術儲備與專利儲備。

可華夏企業想要並購歐美半導體並不容易,美國政府會不斷介入,反複審查,最終流產可能性很大。

日本政府對華夏企業的並購半導體企業同樣很敏感,但如果由三井物產組成的合資公司出麵完成收購,成功的幾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