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職場耐受力(2 / 2)

文予誠正色說:“一點都不誇張,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三井物產就開始對情報機構進行大量投資,立誌於建立全世界最現代化的通訊網。光是情報信息中心的麵積就超過十萬平方米,每年光通訊信息傳播費用就高達6000萬美元,約占公司總開支的10%,相當於員工工資總額的1\/3。”

林譯不禁咋舌,“怪不得,我前腳剛剛臨時決定參加你的局,那林由奈後腳就到了,效率很高啊。”

“當然!”文予誠說:“三井物產在全球有5個計算機控製中心,由人造衛星連接著其在全球的149個辦事處,通訊線路總長甚至可以環繞地球11圈。

這套通訊係統晝夜二十四小時不停運轉,不停地收集全球經濟以及政治、軍事、科技、社會等各類信息,進行綜合性、戰略性的研究。

大約5到60秒鍾即可獲得世界各地金融市場行情,1到3分鍾即可查詢日本與世界各地進出口貿易商品品種、規格的數據,3到5分鍾即可查出國內外一萬多個重點公司的各年度生產情況,5 到10分鍾即可查出各國政府的各種法律、法令和國會記錄,5分鍾即可利用數量經濟模型和計算機類比畫出國內外經濟變化帶來影響的曲線圖。

任何一位員工任何時候都能及時了解其業務範圍內所需要的全球信息。”

林譯暗暗心驚,三井物產在情報這塊做到極致,這簡直刷新了林譯對一個企業到底能做到什麼地步的認知。

“既然三井物產這麼牛逼,為什麼還要跟華譯地產合作開發一個普通的商業地塊?我們華譯集團在三井物產麵前怕是不值一提。”

文予誠白了林譯一眼,“你就別瞎謙虛了,三井物產是巨無霸沒錯,你華譯集團布局智能手機和芯片產業,Redstone在原油市場收獲如此大,再加上很能賺錢的華譯地產,未來你們華譯集團也不容任何人小覷。”

“我是在疑惑三井物產跟我合作的意圖,並不是讓你誇我。”

文予誠“切”了一聲,說道:“其實也沒啥好疑惑的,從剛進入二十一世紀開始,日本便已經在著手準備轉型,從製造立國向投資立國轉變。事業投資逐漸成為三井物產這類綜合商社盈利的主流,為日本帶來海外巨大投資收益。”

林譯還是不解:“我也沒看見日本這類商社投資了哪些非常賺錢,非常矚目的項目。”

文予誠說:“日本人向來陰險,日本企業在海外投資戰略的最大特點就是從不謀求股權,而以“商權”為中心。”

林譯問:“不以股權為核心怎麼賺錢?商權又是什麼?我發現你腦子裏還是有點東西的啊。”

“廢話,我怎麼說也是哥大博士好不好。”

林譯笑道:“好好好,哥大博士,快給我普及一下。”

文予誠說:“所謂的商權就是通過對產業鏈上下遊外圍企業進行投資滲透,最終打通產業鏈,在某一商業領域獲得絕對的控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