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喝酒是商界大佬的基本素養,即便是互聯網高科技行業的大佬們也不能免俗,個頂個的能喝,每個人都把杯中的白酒給一口悶了。
二兩酒下肚,氣氛立刻熱鬧起來,雖然隻有十多個人的飯局,實際上還是有各自圈子的,大家此時的熱烈氣氛其實也都局限在各自的小圈子裏。
比如此時的正聊得火熱的林譯、餘新華和楊誌遠,慢慢地丁壘過來了,再然後是丁壘帶著林譯去找陳天喬、史玉竹和朱俊敬了幾杯酒,然後網絡遊戲幾大巨頭開始就著酒熱聊了起來。
雷君一直在觀察林譯。
這個互聯網冉冉升起的新星,如此的年輕,就獲得了如此的成就。
說實話,雷君是打心底羨慕的。
他在金山奮鬥了16年,經曆了艱苦卓絕的8年上市之旅,艱難的IPO之路幾乎是熬幹了雷君的心血,直到今年才在香港成功上市。
所有人都歡呼雀躍,但雷軍卻覺得很沒意思,16年得到這個結果,雖然不小,但是確實也不大。
同樣在港股上市,金山市值隻有15億美元,而阿裏的市值卻高達125億美元。即便是那些起步比自己晚很多的後輩,也已經取得了比自己更大的成就。
比如眼前的這位,22歲不到,創立的友乎網已經估值40億美元,還涉足地產行業,據說還要進軍手機產業。
看看別人再看看自己,雷軍越發覺得自己選擇離開金山是對的。在金山這些年就像在鹽堿地裏種莊稼,百般嗬護還旱澇保收。他不願再甘於人後,也不甘淪為平庸,他也要到風口去放風箏!
但是風口在哪兒?
離開金山的這兩個月,他一直在思考,甚至還作為一個天使投資人,以投資者的角度去觀察了大量行業,然而並沒有什麼收獲,也沒有什麼靈感。
判斷風口本身就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急功近利沒用,靜下心來,多思考,多和眼前這幫人傑交流,多進行思想碰撞,才能獲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這也是雷君攢這個飯局的原因。
想到這,雷君拎著分酒器和自己的酒杯,繞過波尼馬,加入到網遊天團的話題當中。
金山也做網遊,網遊是副業,wps是主業,但金山卻是個副業養活主業的典型,所以幾乎沒費什麼勁,雷君很快融入了網遊天團的話題中,慢慢的話題開始發散,不再局限於網遊。
雷君問:“林總,現在大家都在說你善於抓機會,特別能賺錢,已經手握網遊和房地產兩大暴利行業,還聽說你現在正在搞手機生產基地,這手機,莫不是下一個風口?”
林譯心裏一咯噔,大佬果然是大佬,嗅覺很敏銳啊。
林譯麵不改色,開始胡謅:“是不是下一個風口不知道,隻不過電子廠現在是被迫轉型,這也是無奈之舉,被逼的,誰知道未來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