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強化記憶能力,活用各種方法和技巧 (9)(3 / 3)

化整為零記憶法

化整為零記憶法的根據就是整體由相互聯係,不可分割的要素、環節構成的。一本書、一課、一節、一框都可看作是一個整體,都是由若幹個不可分割的部分構成的。要把握所要掌握的知識,就需要化整為零,循序漸進地記憶。

比如,掌握有關國家部分的知識時,可把它分解成以下若幹小問題:①國家的產生;②國家的性質;③國家的含義;④國家的根本屬性;⑤國家的性質(國體);⑥國家的類型;⑦國家的職能;⑧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政體);⑨國家結構形式;⑩國家機構等等。

化整為零記憶法使複雜、煩瑣的問題簡單化,強化了記憶的效果。

分層記憶法

許多政治知識是層層深入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記憶的過程中采用分層記憶法,這樣才更容易深刻理解、把握知識。

比如,在記憶意識時,可從以下幾個層次記憶:從意識的產生(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看,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從意識的本質看,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通過以上幾個層次的記憶,就能很好地理解意識的本質。

比較記憶法

每一類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和規律,不同事物之間又有或多或少的區別和聯係。思想政治知識中,有很多相似、相近的概念、觀點和原理,容易混淆不清,難以區分。

比如,規律與規則,主次矛盾辯證關係的原理與矛盾主次方麵辯證關係的原理,議會製民主共和製與總統製共和製等。

記憶時要把這些內容進行歸類。一是要記準同一事物的共同點;二是要搞清所記事物與其他相近或相似事物的區別;三是把要記住的事物在同類事物中所顯示出來的特性記住。

運用這一記憶方法時,一方麵要善於歸類,另一方麵要善於比較。這樣記憶的好處是印象深、持續時間長、效果好,有利於達到學習知識、加深理解的目的。因為對比記憶法所進行歸類和比較的過程,就是對事物、對知識的理解、判斷和分析的過程。就是對所記憶的知識進行比較,找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區別與聯係的過程。

以議會製的共和製和總統製的共和製為例,二者的相同點是:二者都是民主共和製;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都由選舉產生並有一定任期;國家元首都稱總統;立法機關都是議會。二者的區別是:①議會和政府的關係不同。議會製的共和製國家,政府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總統製共和製國家,政府和議會是相互獨立的。②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權力大小不同。議會製共和製國家的總統隻擁有虛位,沒有實權。總統製共和製國家的總統擁有實權,統率陸、海、空三軍。③政府(內閣)的組織程序不同。議會製共和製國家的政府的組織取決於議會選舉的結果;而總統製共和製國家的政府的組織取決於總統的選舉結果。

歸類記憶法

就是把出現的特殊時間、特殊事件、特殊會議進行歸類整理,以提高記憶效率。

比如,把**思想部分出現的所有著作及其內容、中共一大到中共十七大的召開時間以及會議內容等進行分類整理。又如,重大理論成果被寫入黨章是在哪次會議哪一年。**思想被寫入黨章是在中共七大,即1945年;鄧小平理論被寫入黨章是中共十五大,即1997年;三個“代表”被寫入黨章是在中共十六大,即2002年;胡錦濤科學發展觀被寫入黨章是在中共十七大,即2007年。這樣進行歸類後,就能夠將知識點串聯起來,使之更清晰明了。

結構體係記憶法

這種記憶方法非常適合用於複習。學完一節、一課、一本書總要進行複習鞏固,這就需要了解所複習內容的結構體係。首先要找出貫穿於知識的主幹部分,再根據知識間內在的邏輯關係,把分支內容串聯在主幹之上,抓住主幹順序記憶分支內容,再把每一分支中更細小的內容填充進去,各個知識點就被像糖葫蘆一樣串起來了,這樣有效地避免遺漏或犯張冠李戴的毛病。

總之,記憶知識的方法和技巧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應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掌握了好的記憶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化繁為簡,既能完整地記各種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又能提高辦事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