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一株小苗的生命課(1 / 1)

去年春天,外公帶著小美在樓下種下了許多枇杷核,幾個月後,果核逐漸長成了一株株小苗。這些小苗,從最初的芽,到嫩葉,然後再到長成綠油油的大葉,這個成長過程,讓小美體會了長達數個月的快樂。

這是成本非常低的快樂,一堆原本應該扔進垃圾筒的一文不值的枇杷核,經曆一次神奇的孕育過程,讓小美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她也對孕育和成長,有了非常直觀的感受。

自此以後,小美有點迷戀這種感覺,每當吃什麼水果,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問:它的種子在哪裏?在得到大人的確切答複之後,她就會把種子收集起來,西瓜、櫻桃、李子、桃,一個都不放過。她每次吃西瓜或櫻桃時對著一個礦泉水瓶小心翼翼地吐種子的樣子,非常搞笑。有一次,她甚至把主意打到了果脯的身上,想把甜杏的種子拿去種,搞出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來。

這些種植活動,有些是有收獲的,比如枇杷和桃。也有不見收獲的,比如西瓜和果脯。但小美對收獲與否,都是不計較的,她更在乎的是這種過程——自從樓下花園裏有了自己親手種下的小苗,小美的小自行車筐裏,便有了一個小鏟、一個瓶蓋上紮了小孔的可樂瓶,一有空,就去給小苗們澆水鬆土,如果哪株小苗被頂上的大樹遮住了陽光,她會感同身受地為小苗的成長擔心,然後琢磨,該給小苗找一個能曬到陽光的空地。她是個樂觀主義者,堅信這些小苗能長大,並長出她想要的桃子枇杷或果脯。

這是一項完全無心的種植,但它帶給孩子和大人的快樂,卻是難以想象的。不用說小美,就是對我這個從小就生活在城市裏,連麥子和韭菜都不太分得清楚的農盲,也有了見證一粒種子發芽開花的過程,並從中體會到了造物神奇的偉力。

這是生命流程的直觀展現,它讓我和孩子,在感受生命神奇的同時也體會到,一雙培植的手和一顆關愛的心,對一株成長中的苗的意義。

這比任何空洞的熱愛自然,關愛生命之類的說教有意義。不誇張地說,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培養一棵由自己決定其命運的小樹,並陪著它一同成長,這樣的孩子,會忍心向小樹揮刀、向河流排毒、向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動物或向自己或同類,痛下殺手嗎?

誰能確切地說,一株小苗是柔弱無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