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兩人的弓都已經基本成型,紮克的長弓足足有一點八米,都快是林遠製造弓的兩倍。

不僅看起來要更加的具有威懾,而且也更加的貼合普通人所認為的長弓該有的外形。

而林遠所打造的複合弓,不僅是看起來短小沒有威力,外形上也更加的奇怪。

弓的兩端,也就是弓梢和弓臂整體的彎曲方向是不一樣。

這樣的外形也更加的讓人疑惑。

在這個長弓為了提升威力,一直在提高長度的主流下,大多數人自然是不看好林遠的。

“嗬嗬,他也已經準備上弦了嗎?”

“這麼小的弓,難道他做的是個玩具嗎?”

“而且彎曲的方向都不一樣,上完弦是準備射自己嗎?”

“我看啊,紮克大師就是太過謹慎了。”

“沒關係,難道這個龍國的小子不是輸得越慘越好嗎?”

“那倒也是,哈哈!”

在不列顛聯合東瀛等國的不斷嘲諷下,就連龍國觀眾對林遠的信心都漸漸動搖了。

鍛造大賽的直播間人數也從林遠加入之後,第一次的開始出現了大幅的下滑。

當然,這也和新的直播過程有關。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一直看直播,並且一看就是三天。

以前鍛造大賽都是在周末舉行的,大家還能抽出時間看上好幾個小時的鍛造過程。

但是這一次第二天就已經是工作日了,觀看人數下滑也是很正常的。

完成了第二天的直播後,林遠伸了一個懶腰,隨後直接就睡了過去。

這是他這麼多次的鍛造大賽以來,最耗費心神的一次。

不僅僅是因為要持續好幾天,而且這次的對手也是前所未有的強。

在材料上,林遠就已經不占據優勢了。

雖說靠著複合的犛牛角和牛筋可以將強度彌補回來,但是這也不過是追平而已。

而威爾士長弓靠著不斷提高長度增強威力的方法雖說很蠢,卻也確實有效。

複合弓因為貼合的犛牛角的緣故,雖然提高了強度,但也提高了重量,加上牛角的堅固讓開弓的難度變大。

如果像威爾士長弓一樣單純靠提高長度來增強威力的話,怕不是到最後拿起來都費勁,還沒人能拉得開。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願意,華夏的弓用另一種方式提升了威力。

……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第三天。

雙方都已經基本完成了弓身主體的製作,都到了上弦的階段。

這一次依舊是紮克先開始了直播,給長弓上弦。

此時,需要先卸去馴弓用的托架,再給弓背刷上幾層亞麻籽油作為弓的防潮保護層。

等到油幹了,才可以開始掛弦。

威爾士長弓的弓弦和龍國弓不同,一般是用羊腸或筋鞣製而成的,彈性和韌性都非常的好。

掛弦時弓背的固定開度要掌握在弓弦與弓背中心的距離要達到一拳高。

拳高是弓術中的術語,其實就是握緊拳頭後再豎起大拇指的高度,大約時十五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