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看林遠大師準備的材料……這,都是用來做弓的?”
鏡頭給到了林遠的桌麵上。
之間上麵擺放的除了木材以外,還有著牛角和……新鮮的魚鰾?
這是因為要用魚鰾來熬膠,並且剛剛熬出來的效果才會最好。
所以林遠並沒有提前熬好,而是準備好了新鮮的魚鰾,在處理的過程中剛好可以熬膠。
不過其他人可就不知道林遠的打算了。
雖說龍國人都表示相信林遠,但是不列顛和東瀛的觀眾們已經開始抓住機會瘋狂嘲笑了。
“哈哈,這個龍國人想要做什麼?”
“牛角?他不會是要拿牛角來做弓吧?”
“你還真別說,牛角不剛好也是彎的嗎?”
“我的建議是不如直接把弓弦綁在牛身上,這樣還能邊跑邊射,哈哈!”
“除了牛角以外,還有那個白白的東西是什麼?”
“我在超市殺了十年魚,所以我認識那東西是魚鰾。”
“魚鰾?為什麼做弓要用到魚鰾?給弓做套套嗎?”
“希望你說的套不是我想的那個套……”
因為和單體弓的材料單一十分的不同,林遠準備好的眾多材料讓人完全猜不到他要如何去做。
而他也很快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和單體弓用一根原木來切削出大小合適的弓背不同,複合弓首先要做的,就是開塊。
就是將準備好的木材使用切削,熏蒸等方法製成特定大小,多層疊放用以製作弓臂的主體。
這些木材又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弓把,弓臂,弓稍,合稱之為弓胎。
弓臂就是弓的主體,所需的木材自然也是最多的,在中間位置削薄準備粘合弓把。
弓把就是弓的中間手握的位置,並且還可以充當準星。
之所以在弓臂上單獨安裝弓把而不是和單體弓一樣一體成型,原理其實也很簡單。
一體的弓臂在受力彎曲時,很可能因為手握的位置稍有區別,弓的上下形變就會發生變化,這樣弓箭射出時也會受到影響。
而弓把就像是一個支點提供支撐,這樣在受力之後,弓把就會頂著弓臂讓弓臂兩端受到相差無幾的力量。
之後就是弓稍,弓稍就位於弓臂的兩側彎曲的地方。
弓稍的用處也有很多,但最關鍵的就是在拉弓時,弓梢可以起到增大弓臂變形的作用,從而提高了弓身蓄能,實現更大的回彈力,射出去的弓箭威力也就更強。
但是也因為弓稍是弓受力最大的地方,所以弓稍不能簡單的粘合在弓臂上。
需要在弓臂上開槽,然後將弓稍插上去再加以粘合。
也正是因為複合弓並不是用一個整體的木頭,而是分成了至少三個部分。
所以林遠不需要使用金剛木的主幹,隻要有枝幹就足夠了。
誠然,枝幹的堅韌程度和主幹相比還是有區別的。
但是唐家的這幾根成熟的金剛木寂靜好幾代人都沒有使用,年限要比之前用來做五鉤神飛亮銀槍的金剛木高出許多,僅僅是枝幹就已經不遜色一般的主幹了。
而林遠對弓胎的處理則是讓更多人感覺到不解。
“他這是在做什麼?不是要做弓嗎?為什麼要將木頭給切開?”
“他到底會不會做弓?不會是在這裏劈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