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隻有睜開眼睛,才能脫離危險(1)(2 / 3)

一個大無畏的人,愈為環境所困,反而愈加奮勇,不戰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意誌堅定,敢於對付任何困難,輕視任何厄運,嘲笑任何阻礙。因為憂患、困苦,不損他毫末,反足以加強了他的意誌、力量與品格,而使他成為人上之人——這真是世間最可敬佩、最可豔羨的一種人物了。“命運”不能阻擋這種人的前程!

從未冒過險的人是絕不會成功的

美國曆史上著名的總統林肯小時候生長在偏遠的鄉村叢林邊,他居住在一所地處曠野的簡陋的小木屋,無窗無門,遠離學校、教堂、鐵路,那裏沒有報紙、圖書,甚至連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都很匱乏,更談不上生活中的種種享受了。每天他必須步行幾個小時到“鄰近”的另一處簡陋的學校裏去念書;他必須在荒野中跋涉幾十裏才能借到一些他想看的書。然後,不顧一天的艱苦勞累,借著木柴的火光閱讀。然而,林肯從不消極地等待機會,就是在這種嚴酷的生活環境中,造就了美國最偉大的總統。

很多的時候,消極等待,是對生命的一種浪費。

任何事情的圓滿結局是等不來的,必須要靠冒險的個性去完成。

吉姆·伯克晉升為約翰森公司新產品部主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開發研製一種兒童所使用的胸部按摩器。然而,這種產品的試製失敗了,伯克心想這下可要被老板炒魷魚了。伯克被召去見公司的總裁,然而,他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接待。“你就是那位讓我的公司賠了大錢的人嗎?”羅伯特·伍德·約翰森問道,“好,我倒要向你表示祝賀。你能犯錯誤,說明你勇於冒險。而如果你缺乏這種精神,我們的公司就不會有發展了。”數年之後,伯克本人成了約翰森公司的總經理,他仍牢記著前總裁的這句話。

勇於冒險求勝,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冒風險的過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變成激動人心的探險經曆,這種經曆會不斷地向你提出挑戰,不斷地獎賞你,也會不斷地使你恢複活力。

懼怕行動,不冒風險,求穩怕亂,平平穩穩地過一輩子,雖然可靠,雖然平靜,雖然可以保住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生,但那真正是一個悲哀而無聊的人生,一個懦夫的人生。其最為痛惜之處在於,你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潛能。你本來可以摘取成功之果,分享成功的最大喜悅,可是你卻甘願把它放棄了。與其造成這樣的悔恨和遺憾,不如去勇敢地闖蕩和探索。與其平庸地過一生,不如做一個敢於行動、敢於冒險的英雄。

工業和體育運動方麵的先驅詹姆森·哈代總是喜歡去冒險,盡管朋友們和同事們經常告誡他“不要犯傻”。他不僅敢於冒挑戰體能的風險,而且敢於冒考驗信念的風險。他在教學領域所創造的紀錄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是一個天才,很多從事汽車銷售和服務的人都從他的訓練方式中受益匪淺。

哈代是愛迪生的一位朋友,在愛迪生發明了電影以後,哈代從電影膠片的片盤中得到了啟發,他產生了一個新的念頭,那就是讓膠片上的畫麵一次隻向前移動一幅,以便讓教師能夠有充足的時間詳細闡述畫麵所反映的內容。後來,哈代又成功地實現了讓畫麵與聲音同步進行的目標,從而創造了真正的視聽訓練法。

那麼,哈代是不是必須要去冒險呢?他本可以繼承父親在芝加哥的報業,本可以擁有一份穩定而保險的記者工作,但他沒有。有人認為他很愚蠢,因為他放棄了有把握的東西。當人們被無聲電影的神奇所吸引時,當朋友們告訴他,人們不願意再坐下來看那些一次隻能移動一幅圖畫時,他並沒有懼怕失敗,而是回答說:“我仍然要去冒這個險。”

今天,哈代已經被公認為“視聽訓練法之父”。正是敢於去冒那種考驗信念的風險,他才發明了很多有效的訓練方法,從而使很多來自企業、公益組織、社會團體或軍隊的人士得到了好處。除此以外,哈代在另一領域的冒險精神也值得讚賞。在他的一生中,曾經兩度入選美國奧運會遊泳隊(時隔20年之久),曾經連續三屆獲得“密西西比河10英裏馬拉鬆賽”的冠軍。他幾乎每天都要遊泳,或是在陸上的湖泊,或是在大海,取勝的信念已經融入了他的血脈,他對提高速度簡直著了迷。

哈代決心在遊泳方麵做出改革,但是當他把想法告訴遊泳冠軍約翰·魏斯姆勒時,卻遭到了嘲笑。後者認為在水裏冒險實在是太危險,何況澳式爬泳早已確立、定型,不需要做任何改動。另一位遊泳冠軍杜克,卡漢拉莫庫也告誡他不要去冒險,否則可能被淹死。但哈代卻對他的遊泳同行說:“我就要冒這個險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