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談兵,那知國家興亡不在口舌之間啊!
同樣,與我國進行交戰的美國及其盟軍也傷亡巨大,美國人戲稱他們相當於又打了一次世界大戰,因為在很多方他們的損失甚至已經高於對付日德法西斯所付出的代價了。
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曾發表了一個數字,稱“聯合****”方麵的傷亡和失蹤/被俘總數為1 474 269人,其中美軍戰鬥傷亡及失蹤人數為144 360人。
1957年,在朝鮮戰爭中曾擔任過美步兵第七師師長、後來又先後擔任過美國遠東戰區司令官、美國陸軍參謀長、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萊曼?蘭尼茲爾上將曾在漢城對此說予以認同。
韓國軍隊報出的戰損數字最為混亂。
根據美聯社公開的數字,韓國方麵共損失1 312 836人,其中陣亡415 004人,傷殘425 868人,失蹤459 428人,被俘12 536人。
而1976年韓國國防部戰史編寫委員會出版的《韓國戰爭史》則聲稱,“聯合****”方麵的傷亡及失蹤/被俘數字是1 168 160人。而韓國軍隊的損失為984 400餘人,其中陣亡227 800餘人,負傷717 100餘人,失蹤43 500餘人。
這個數字與中朝方估計殺傷韓軍的數字相差不算太遠。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大校認為,細究起來,韓國方麵承認的最低的軍人戰鬥傷亡約為30餘萬人,失蹤10萬餘人,失蹤人數中作為戰俘遣返者僅7 800餘人。
戰爭期間,韓軍曾多次陷入整體性混亂,其統計數字水分很大。
美國軍方的數字雖然也有過變動,但相對來說前後比較一致。
據美國方麵近年的數據統計,在整個戰爭中,美國軍隊共計陣亡33 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 617人,負傷103 248人,被俘後遣返3 746人,另外尚有8 142人失蹤,估計也隻好歸於死亡一類。
共計損失169 300餘人。
戰史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大校認為,相對於韓國軍隊來說,美國軍隊這個統計數字要更可靠一些。按美國的國家體製,在死亡人數上不太可能出現大的差錯,否則如果有人沒有列上陣亡名單,刻上朝鮮戰爭美軍陣亡將士紀念牌,那麼死者家屬肯定會折騰,一折騰,輿論界掀起的軒然大波會讓合眾國政府極為難堪。
其它國家軍隊損失兵員損失約為17 200餘人。
幾方麵數字彙總,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聯合****”方麵所確認的最低人員損失統計數字是:“聯合****”的人員損失在58萬人以上。而這個數字中,估計由中國軍隊造成的損失占2/3以上——也就是38萬人以上。
也就是說,即使按“聯合****”方麵承認的最低統計數字,中國軍隊與“聯合****”的人員損失也大致相當。這在“聯合****”火力強度高於中國軍隊十多倍,技術條件又遠遠超過中國軍隊的情況下,僅就傷亡對比來看,中國軍隊具有出色和高超的戰鬥效能,則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這一點,與中國軍隊交過手的美軍將領們是承認的。
“聯合****”方麵宣布在戰爭中共殺傷中朝軍隊142~150餘萬人,其中包括中國軍隊92~100餘萬人。這個數字是根據美軍戰場指揮官的觀察報告累加而得到的,水分極大,大大地高估了自身的戰果,也直接誤導了第八集團軍司令官和“聯合****”總司令對戰場形勢的基本估計。“聯合****”司令部一再低估中國軍隊前線兵員數量,屢屢發起屢屢碰壁的攻勢,與此有很大關係。
中國軍隊雖然前後有190餘萬人的建製部隊先後入朝輪戰,並在戰爭中陸續補充兵員50餘萬人,但在朝最高兵力為135萬餘人,其中還有近2/5的兵力是屬於傷亡概率相對來說很小的東西海岸守備部隊或後方勤務、鐵道、工程部隊,不可能在承受“聯合****”如此巨大的殺傷之下,還能守住一條穩固的戰線,並把進攻發展到“聯合****”陣地的防禦縱深。
至於中國軍隊的被俘數字,那是經過逐個清點,還是準確的。
在戰爭中,美國軍隊共消耗作戰物資7 500餘萬噸,是中國軍隊的13倍,其中彈藥一項即達330噸,也是中國軍隊的13倍;開支戰費200億美元(加上間接戰費為650億美元),是中國軍隊的8倍(加上間接戰費,是中國軍隊的20倍以上)。
這個花費,僅次於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消費。
戰爭開始在三八線,結束亦在三八線附近。
表麵上看,是個平分秋色的格局。
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史專家齊德學同誌在其著作《朝鮮戰爭決策內幕》中,曾對此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
如果把這場戰爭比做是一次擂台比武,較量的雙方,一個是明顯的弱者,一個是明顯的強者,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比賽的結果是不分勝負,並且強者身上還多帶了幾處傷,那麼除了裁判員必須按規則裁決雙方戰平外,恐怕誰也不能不認為這場比賽的弱者取得了了不起的勝利,是個了不起的勝利者……(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