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空隙地上方,晨日已經高高的升起,現在有了一種灰蒙蒙的蒼白。
浴血奮戰的沙場,無名高地上出現了若多注定會無名的屍體,也不是說美海突擊隊員們不想管他們,而是他們現在根本無法去管他們。
他們的膽已寒,心已冷,被嚇得魂不附體,隻想趕緊逃離這事非之地。
可是,他們若是想走,卻還得看誌願軍戰士們同不同意,當奧多夫上士忍著傷痛,大步向半腰的左側開始突圍之際,他們的情況就已經被汪洋他們知道了。
山間離奇地響起了怪異的貓頭鷹啼叫之聲,這聲音淒厲至極,仿佛看到到口的食物就此飛走!
更加奇怪的是這應該本是淩晨了,可是貓頭鷹還不隻一隻,最少有三隻貓頭鷹在叫喚著,仿佛在打著什麼沒人知道的暗語,這看兵荒馬亂的戰場上,似乎貓頭鷹也活得不那麼滋潤!
美海軍突擊隊員們沒有在意,他們隻顧著逃離,管他這些叫得極其淒厲的玩意兒是什麼呢,他們沒有時間也無法去顧及這些,離開這片上他們恐懼的事非之地的想法幾乎擠滿了他們整個大腦。
唯一倒是奧多夫上士這個多年征戰沙場的老兵停頓了一下,他感覺到了一些怪異,雖然還沒有懷疑到這些貓頭鷹叫聲的身上,可是依然向所有的海軍突擊隊員伸出了三個手指,然後向上向下各指了一下,他卻一步躍到了離開陣群約十五左右的左側上方,然後還有兩個戰士自動地向山下迂回前進,呈三路向前突圍。
可惜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這是梟龍特種戰隊特有的戰場術語,在很多時候看起來這叫聲沒有什麼威脅,可是一旦在戰鬥打響的關鍵時候,當部隊的人員分散之際,這叫聲卻會成為戰場上最重要聯絡通信工具。
汪洋是個獵人的出身,所以為了在密林中能更好地捕捉獵物,他甚至會學一些鳥叫獸鳴之聲,與密林中的動物們‘和平’相處,如果不能迷惑智商不高的鳥類,他又怎麼能吃到各種飛禽呢。
所以在上了戰場之後,他看到高曉東教會了特種戰士們部隊特種作戰時的軍事手語,卻突然想到他的鳥語也許也能有用,所以他不辭辛苦,特意把自己學的一些鳥叫聲融合到了戰鬥之中,然後在手語不及的情況下傳遞消息。
無疑這個法子是很有用的,甚至在很多時候,他還能幫助戰士們在叢林之中隱蔽身形,不引起敵人的懷疑,當然現在在戰鬥中使用,更可以看到它起的巨大作用。
可是,讓汪洋沒有想到的是,這些美海軍突擊隊員們比鳥還要笨,畢竟特種小隊的戰士們學鳥叫的時間還不長,有的戰士叫得很難聽,根本不像鳥叫,如果是鳥兒聽到,沒準都會被嚇跑,逃得無影無蹤,可是現在下麵的美軍卻一點反映也沒有,他們依然大步向前。
可憐的美海軍突擊隊打了一輩仗,對先進的科技武器了若指掌,但真對‘土八路’的各種遊擊戰術卻一竅不勇,他們沒有想到在誌願軍戰士們的相互聯係之下,誌願軍戰士們知道敵人試圖逃竄,他們已經整備著隊形,快速的跟了上來,甚至李東海已經作好了阻擊準備,汪洋也正在向這個方向迂回,準備對李東海進行支援。
不用說李東海現在麵臨的壓力極大,所有的海軍突擊隊員都從他的這個方向突破,而他才剛從一個美海軍突擊隊員的追襲中脫身,然後趁機解決掉了一個拖後的敵人,他跟著裏切爾利少尉他們剛過來呢,就聽到了山頂上的許衛國發出了信號,告訴他敵人都向他這個方向突圍了。
想也不想,李東海立即就向後撤退,他倒不是不想堵住敵人,隻是他從貓頭鷹的叫聲中知道,汪洋他們正一起向這個方向快速突進,準備將敵人再次網住,李東海先向後撤出一些,給汪洋他們一點時間,然後找到有利的地形再對敵人進行阻擊,這樣一會打起來也會輕鬆一些。
別看埋伏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可是當初第一中隊在梟龍特種大隊基地裏可是進行了無數次實戰演練的,對於每次戰鬥中出現的突發問題,汪洋都帶著戰士們進行了戰術的演練,所以一旦在戰場上配合起來,第一中隊的戰士們一定也不覺得陌生,隻要聽到戰場有新的變化,特種戰士們就知道應該怎麼辦。
山林間霧氣彌漫,路很濕滑,但是李東海還是健步如飛,聽著後麵隱約傳來的美軍疾進聲音,把樹林和地上的雜草踏得唆唆直響,這樣的一比較很快就可以發現美軍其實在叢林中的襲進能力很差的。
轉過一叢還在滴著晨露的灌木,越過一個小山溝,前麵突然出現了一棵兩人粗的分叉大樹,這樹生得稀奇,整個大樹從一米五左右的樹腰中間分開,就好像是被一柄巨斧劈斷的一般,然後又從被劈開的兩邊分別生長起來。
分開的兩邊在樹腰位置形成了一個大洞,然後再到樹頂處糾纏到了一起,就好像是一對戀人緊緊相擁一般,看到了這個位置,李東海倒沒有什麼浪漫的想法,緊迫而來的敵情,讓他根本沒有機會去顧及這些,看到這棵奇怪的樹,他倒是第一時間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阻擊地點。
心裏微微一喜,李東海一個箭步竄了過去,然後他就開始將手中的衝鋒槍放在一邊,然後拿起了手中的騎步槍,掏出了兩顆手雷,他們剛從文登川出來時因為要爬石頭山所以帶的裝備都不多,但是在後殺了不少敵人之後,倒是很注意保存彈藥。
一把M3衝鋒樣,一把莫辛甘地的騎步槍,然後還有兩顆手雷,現在就是李東海所有可以利用的武器。
他先用的上騎步槍,在沒有暴露之前,李東海當然想先給敵人來個迎頭一擊,無論後麵第一中隊的戰士們何時能跟上,但是他想著必須首先解決一個美軍。
李東海倒是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美軍的存在,但是敵人最多也隻有十二個,他是看著敵人倒下三個的,最多民不過隻剩下九個了,如果能解決一個就少一個,同時也就給第一中隊的戰士們少了一些危險。
憋住呼吸,李東海很快地進入了戰鬥的狀態,死死地盯著他的身後。
說實話,在叢林裏麵是非常不好進行狙擊射擊的,更何況美海軍突擊隊之所以向李東海這個方向進行突圍,就是為了這裏的樹木較密,而且山勢有些偏,轉過這裏就是到了山的另一麵,這樣正前方那個哨卡上的許衛國就不好對敵人進行狙擊了。
李東海不得不佩服敵人在情況如此不利的情況下還留意到了這些,但是李東海他也不笨,他知道敵人的打算,所以他也特意在這個山體的轉角處對他們進行了阻擊,有這棵樹在,敵人一定不太容易從他的這個位置突破過去,而許衛國隻要從山頂上轉過來,同樣也能在這個山的側麵找到一個突起位置對美軍進行阻擊。
有時候,打仗是要動腦筋的,看起來沒有多大用處的一個計劃和一個打算,卻能給敵人造成致命的殺傷,李東海絕對是一個有想法的人,從昨天一個人可以帶著史東來與美海軍突擊隊那麼多兵力糾纏如此之久就可以看出一斑。
敵人越來越近,動作也很快,為了逃命,現在他們都已經不顧一切了,當先出現的那個美軍倒不是奧多夫上士,卻成了裏切爾利少尉,他麵色有些蒼白,眼神裏到處藏著恐懼,明顯已經成了一隻驚弓之鳥。
因為裏切爾利少尉的突前,李東海對準的目標當然是他,現在裏切爾利少尉距離李東海約有六十米距離,這個距離如果是在平原上,那麼裏切爾利少尉可能已經倒下一千次了,可是對於這片叢林來說,李東海卻沒有十足的把握一槍就將他解決,因為樹林中的樹木會很快地將他身形隱匿起來,讓李東海不好瞄準。
五十米、五十五米、四十米……
敵人一步一步地接近,可是李東海打算在敵人發現他之前一定要幹掉一個,所以他非常的沉得住氣,裏切爾利少尉明顯還沒有發現他,他已經看到了裏切爾利少尉驚慌的眼神。
再過約五米遠,那裏有一條樹林自然形成的通道,正好在李東海的可視範圍內,李東海沒有萬全的把握之前不會開槍,就是在等著裏切爾利少尉進入他的預先想好的射擊空間內。
距離慢慢地拉進,時間似乎都快要靜止了,一步、二步……很快裏切爾利少尉就進入了李東海預想的位置,可是也就在這時,李東海感覺到了一點戰場微妙變化。
突然,似乎右邊的眼角有一個身影一竄而過,那身影極快,而且隱匿性非常的強,竟然是一竄就到了李東海的身後位置。
是敵人?怎麼會這麼多快?這家夥動作非常的隱蔽,而且與李東海正麵的美軍相距足有十米,所以當李東海的視線全部被裏切爾利少尉帶的那群美軍吸引之後,敵人無聲無息地從李東海上方約十五米的位置出現時,李東海竟然沒有發現。
但是,同時也萬幸的是,李東海身形隱蔽得較早,看著那個美軍飛快地從身側上方一閃而過,李東海就知道這個敵人同樣也還沒有發現他。
呃,打還是不打?當裏切爾利少尉進入了那條李東海所預定的射擊通道時,可是李東海不得不猶豫了。
敵人很狡猾,他們知道誌願軍的戰鬥力,所以他們還是采用保險的方式,分兵突圍,上麵出現了敵人,李東海甚至可以想到,在他的下麵可能也會有敵人的存在。
一旦開槍,雖然說有可能將當麵的美軍擊斃,可是他的身形也會被暴露,到時如果敵人三麵反而將他圍住了,那怎麼辦?
可是,就算不打,一會等正麵的敵人全部從他身邊走過時,一樣也可能會發現他。
更何況,李東海知道自己的責任,他必須將敵人阻截在這裏,讓後麵的第一中隊戰士們跟上來,他們才可能將這些突圍的美軍全部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