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省城牛鼻子三爺(1 / 1)

絨都北郊烏山頂

福地洞天道人家

十載修得真身來

時緣待盡離山去

議事廳大門頂上一木質匾額書刻著“護國堂”三個大字(湯家的曆史),右下方刻有“湯鎮軍”書字樣。

大堂內,湯祁隆大莊主大老爺從左側的太師椅緩緩的站起身,一臉嚴肅地環顧四周正聲道:“人都齊了嗎”?一旁的嚴管家趕緊拱手小聲的應道:老爺!還有幾個“後生仔”還未到。坐在右側太師椅上的湯祁陽湯二爺聞聲歎道:這些個後輩越來越不像話,小後生仔們又去哪撒野不務正業,這一天天的真讓人不省心。

嚴管家立馬拱手回道:“二爺”,我這就去喊“小祖宗”們過來,老嚴二話不說直接朝著大廳門口而去。當老嚴走到大門口時,五個年齡(除了領頭的稍長幾歲,其他幾個才15_6歲)相仿的青年,正往大堂內屁顛屁顛地與老嚴撞了個滿懷。老嚴唉喲得喊了一聲說道:我滴“小祖宗”們啊!為首的一個青年心急如焚上氣不接下氣連聲道:嚴管家“對不起”!對不起!堂上湯二爺立馬站起身,雙手放後背肅目圓睜地嗬斥道:你們幾個後生仔越來越放肆了。堂下左右兩側的叔伯們都在座位上為這幾個“後生仔”捏了一把汗!

此時,湯大爺厲聲道:你們幾個“小崽子”,趕緊的給我回到你們的位置上給我站好了。隨著聲落,後生仔們戰戰兢兢低著頭回到各自的父輩身後站立著。老嚴看著他們幾個小祖宗都入定了,才無奈的搖了搖頭走到湯大爺身旁站著。

為首的青年正是湯鎮南,走到了他哥身後站著一聲不敢吭,湯鎮國冷眼瞧了他一眼低聲嘀咕道:沒大沒小的沒個正行。隨後湯大爺的兒子湯牧童與二爺的崽湯牧雲緊隨其後。剩下的兩位則是三房家湯靖宇與湯靖啟兩家的小崽子,低著頭站在右側他們爹後麵。

好了,大家都到位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祠堂祭祀典禮,今年定在五日後的七月十四日。湯大爺說完,又道:三爺幼年送至烏石山已有十載,是時候該回來了,順便將省城的鎮軍請回祭祖。此事由誰去辦?坐在左側的湯鎮國大族長應聲道:大哥,可否讓小南前去省城請三弟回來?正好小南許久未見他二哥,讓他去省府將鎮軍兄弟一起請回祭祖。

好好好...湯大爺正色道:讓鎮南前去賬房取十塊大洋,立刻啟程。湯鎮南欣喜若狂立刻拱手應道:大哥,我這就回房收拾即刻出發。嗯,去吧!速去速回。湯大爺又道:大家可有其他未妥之事,可盡數道來,無事一切照舊。一眾人等就此散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兩日後清晨,湯鎮南這個後生仔身揣著僅剩三塊大洋的錢袋子,到達了絨城南台三江港口,將僅剩的三塊大洋買了些幹糧雇了馬車前往省府見到自己大房的二哥湯鎮軍。交代了一切事宜後,午後時分又趕至烏石山《九仙觀》尋那許久不見的三哥們。到了地方與觀內的道童畢恭畢敬地說明來意之後,由道童帶領至觀中樓閣休息室安頓好,奉上清茶糕點讓其等候片刻。

觀內一處神邸東廂房內,一位鶴發長須的老者正與一位20多歲的青年盤腿靜坐著.....老者乃是《九仙觀》觀主“烏山道人”,青年正是俗稱的牛鼻子“湯三爺”湯祁陣。

道人盤坐中靜靜得深吸吐氣後,緩緩地睜開雙眼與其說道:三兒我徒,今日清晨為師為你起卦推演一番,得知你我緣分至盡。今日午後,家中親人至此即是你我離別之時,再無相見之日你可知否。

湯三爺內心一怔,眼圈一紅滑落些許淚水,又強做鎮定不讓內心波瀾起伏。正聲回應道:師父,十載修習難於登天,感恩恩師栽培,徒兒無以為報恩師。

道人哈哈笑道:緣已至此莫談回報之事,心中有誌誌必得,人心險惡必誅心,心若有為師足已。莫要困擾,十載修行不易,秉持正念勿忘初心。為師告誡與你:“福兮禍兮性命相依”、“善惡難辨惟心不變” ,自悟吧!家人快到了,隨他下山去了......道人雙眼微閉呼吸緩和,不再言語。

湯三爺見此默默地抹了一把淚,起身拱手環抱陰陽訣,行三叩九拜之禮。

叩~叩叩!湯三爺道:請進!吱~嘎~木門緩緩一開,道童輕聲道:三師叔,家裏來人了。湯三爺道:好的,你去忙吧!我這就過去。

道童一走,湯三爺隨即出門帶上門把將門輕輕關上直奔閣樓休息室,見到了多年未見的小兄弟,二人相視一笑蓋過一切言語。就這樣他倆風塵仆仆地下山,前往省府與湯鎮軍會麵,湯參謀長安排了馬車和身邊的親兵隨從,一同前往官道至南台三江港口再轉水路花了一天半的時辰,終於到達古鎮江心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