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那些身居高位的大人物可曾想過,為什麼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民眾的尊重,而普通人卻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那些貴族子弟何德何能,能夠擁有令人尊敬的地位?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學識、毅力,還是其他什麼美德?他們謹言慎行,遵循所有的繁文縟節,因為他們清楚自己是眾人矚目的焦點,旁邊的人隨時準備為他們服務,所以即使是在無關緊要的場合,他們也要小心翼翼地顯出不同於常人的瀟灑自如。他們言行之間透露出的優越感是身處底層的人無法企及的,他們就是通過這種手段讓人們對自己卑躬屈膝,為自己奔走效勞。君主們總是用這種仰仗權勢地位的手段來統治臣民。

溫文爾雅隻是大人物們的專利,對別人沒有絲毫用處。有些紈絝子弟裝模作樣地想模仿達官貴人的禮儀,隻能讓別人更瞧不起。這是因為他自以為是,過於做作,以為自己是個人物,別人卻並不買賬。作為一個普通人,如果渴望出人頭地,就必須要具備大人物的素質,必須像他們一樣有幾個忠實的隨從。但是如果沒有辦法養活他們,那就要努力讓自己成為知識淵博、工作勤奮、任勞任怨、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人。隻有這樣,不論在什麼場合都做到通情達理、慷慨大度,讓人們了解他的才幹,他才能夠開創一番大事業。而那些野心勃勃卻不能施展抱負的人,整天心急如焚,尋找著出人頭地的機會。他們認為自己生不逢時,所以就會想方設法地製造機會,甚至盼望著發生戰爭或衝突,想趁亂世大展雄才,以此吸引人們的目光。

相反,那些位高權重的人隻要循規蹈矩就能保持現有的受人尊重的位置。他們對現狀心滿意足,沒有能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標,也不想為此擔當風險。他們希望社會能夠安定,這並不是出於博愛,也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有能力應對這種危機,更害怕別人從中崛起。他隻會冒點小險,投機取巧,以此贏得尊重,一旦要求他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時,他就畏縮不前了,很少會有例外的。

因此,在所有的國家和政府機構中,出身卑賤的人們隻有通過自己的勤奮和才幹才能獲得高位,然後擔負起重大責任。而那些名門之後,所謂的大人物可能先是瞧不起他,然後心生嫉妒,但最後隻能卑躬屈膝,選擇服從。

這就是萬人久仰的“權力”,不過是一件虛偽的外套而已!

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是出於自卑感以及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奧】阿德勒

抑鬱給我們的饋贈是曆練

在羅馬神話中,農神薩杜恩統禦過人類曆史上的黃金時代,是過往歲月的守護神。每當我們懷念“過去的好時光”時,都會喚起這位神祇。因為懷念隻會讓人陷入思念的痛苦中,因此,薩杜恩被認為是抑鬱的象征。抑鬱的人被認為是受了薩杜恩的影響,而長期處於憂鬱情緒中的人,則被稱為“薩杜恩之子”。

抑鬱帶來的空虛感是痛苦的,為此,我們總想想方設法擺脫這種痛苦。然而我們若能換個角度,投入到抑鬱的情緒和思維之中,就可以獲得更深層次上的滿足。有些人認為,抑鬱就是沒有想法、沒有依靠的空虛狀態,是我們所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結構的崩潰,是樂觀主義的喪失。

抑鬱會讓我們擔心,這樣的狀態是不是永遠不會結束,生活是不是永遠不會再有激情和樂趣了呢?

抑鬱常常具有一種離心力,驅使人們遠離人群。在抑鬱時,我們能從日常瑣事中抽身出來,回到自己身上。這時候,我們通常會躲在一間偏僻的、陰暗的、太陽照不到的地方獨處,靜下心來反思。有些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獨處。獨處時,我們可以獨自麵對自己,與心靈進行神秘對話。這時,你就可以對自己的心靈進行一次卓有成效的整合,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此過程中展開的。抑鬱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

抑鬱饋贈給我們的禮物是“曆練”,這並不是實際經驗的積累,而是一種看待自己的態度。經過某件事情的曆練之後,我們就會覺得自己又長大了一點、聰明了一點,同時也提高了自己承受苦難的能力。於是,我們逐漸明白,生命意味著苦難,而心態則能改變人生。有時,我們雖然不能享受無憂無慮、輕鬆愉快的生活,但我們對人生的理解卻變得越來越豁達起來。

抑鬱並不僅僅讓我們懷念過去的好時光,它還提醒我們,生命仍在繼續——我們在一天天變老,變得越來越有經驗,甚至越來越睿智。即使是剛剛三十多歲的人,也會在跟別人談話的時候,突然回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他會停下來,驚訝地想:“要是在二十年前,我絕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看來我是真的老了。”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都是抑鬱的饋贈。曾經年輕的心靈,隨著年齡的增長,獲得了新的、積極的能力與特質。如果我們否定年老的意義,一味緬懷年輕時光,心靈就會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