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政變決議(3 / 3)

“還有,屈杉。”

這時,位右列座中那個一頭白發披散,粗眉密須、滿臉寫滿了“滄桑”的三師叔也開口了說道,“適才高師兄也說到,今日寅伯所親自描述的寅城事故,可與你之前在墨家時,初次當我倆及第二次當一眾弟子麵前所講的內容是皆有不同。你想讓師叔和長老們相信你,你最好先把真相交代明白。”

“明白,那我便先解釋此事了。”

屈杉作揖應罷、便開始解釋說道,“諸位師叔與長老,若論此事,其實弟子前兩次所說皆是真相,隻是細節有所遮掩而已。那夜,毫不誇張且如實的說,在所謂的‘提前掌握邘意出兵情報’時,我等就已知悉了他決心政變的意圖。”

“畢竟,諸位自己想想也可得知…”

“若真是隻求自保,我也大可不必連帶師弟妹們去他行軍路上襲擾一番吧?寅城夜深時,五十一個墨家子弟有的是辦法逃走。”

“我之所以還去伏擊他小隊,正因是聽到了他的政變意圖。”

“如此,雖無實據,但其心可表,是故,即便是率眾伏擊樂國軍侯在先,那之後哪怕是落網被擒,被樂王、臨薊朝堂或黎王室問起,我也有的解釋。更何況還有更好的情況…便是如我今日般,並未落網。”

“也正因此,我也才能算到他此後諸般行動,敢一直說是‘在我算計與預料之中’的。”

“所以,諸位就不必糾結此事了。”

屈杉自信說道,“我今日回來,除與諸位師叔及長老知會、解釋清楚往事外,還是回來出謀劃策、或聽從調遣,以應對之後的‘邘意政變’的。”

“確實…”

眾高層一陣深思細索,實在無言以對,也隻有是不得不佩服…這名晚輩的確籌算深遠了。

“諸位,我信過屈杉,寅城事可以過去了。”

高丹麵向眾人說罷,便抬手撫須、神情嚴肅的看回向師侄繼續說道,“屈杉,你既說回來獻策,那你不妨便說,有何應對方法吧?”

“是。”

屈杉作揖應罷,便環望眾人開始說道,“諸位師叔及長老皆知,半月前,墨家改換了巨子,大弟子也被罰罪逐出。此事,所有關注墨家消息的人都會知曉。”

“而高師叔,最好能借此事,繼續發揮其餘勢,一如今日你在堂上向那邘意所問話般。”

屈杉看回向高師叔提議道,“你表現出與師父他仍在時,完全截然相反的處事態度和策略。譬如,以前師父時常教導我們做事深思熟慮,不輕易做決定,凡事皆權衡再三。那麼,師叔你就刻意做出相反表現,集權己身,獨斷專行,魯莽、武斷且不顧弟子意見等等…”

“越是前後反差,越要明顯表現出來。”

“世人對墨家看法改觀、印象變差,無傷大雅。更重要的,是向所有正注視著墨家的‘眼睛’們呈現出這副墨家‘已經更改’的表象。”

“而這份領袖交替後的改弦更張,這個表象,如能宣揚表明出去,則是再好不過。”

“這個人,有且僅有一人,是且隻能是我,屈杉。”

屈杉再度看向眾人說道,“首先自不必說,邘意很清楚我墨家必在禽陽一會後、對此事有所對策,是故,應是早在流言初起之時,便已在這禽陽周圍布置了許多勢力,牢牢監視住墨家的一舉一動,以便早做防範了。”

“所以再從總院直接派人出去,已不太實際,甚至…很是容易丟命。”

“那麼,也就隻有我這個藏在暗中的‘墨家棄子’可以做了。”

屈杉繼續解釋說道,“墨家的新立場,除樂國本部外,最需即行知會的,自然是近在毗鄰的未國與宣國了。是故我提議,高師叔當下立即手書兩封密信,解釋清楚寅城事的同時,表明墨家立場,隨後,便由我帶出,送往未都雍邑及宣都大淄。”

“親手送上朝堂,再親自與未王及宣王詳細闡述清楚…”

說到此處,便見在場眾高層是先後各自恍然大悟…

巨子高丹同樣很快聽懂了師侄的意思,更是眉頭深蹙、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