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力解眾疑(3 / 3)

即便事已至此,屈杉依然明確著自己立場,在任何場合皆公開表示了對那人的不敬甚至敵對,直呼其名、不肯稱他的爵位。

“邘意向李夫子的師弟、同為縱橫家大家的太師白真問計,請教樂國…或說他邘意本人,可以東出爭霸的良計。”

“這一想法,雖於救樂國百姓於貧苦或有利,但卻必陷他國百姓於災禍流連,更有違我墨家‘兼愛非攻’之思想…”

“論心論行,皆該當誅之!”

“太師難忍受得他反複糾纏,便隨意給出了三十二字建言,指示他前路,也正是此三十二字,使他一下反轉了先前對我墨家之態度,突然隻在當天便改作要招我墨家入麾下…”

“而這三十二字,便是——”

解釋到這,屈杉將已是一個多月前聽到的寥寥數語、在眾人麵前也完整的背誦了出來:

“嚴明軍紀,鞏固軍心。南聯未墨,東抵炎宣。緩圖東進,遠交近攻。尊奉天子,遂可稱霸!”

而與當日寅侯及甲士們相類的是,此時主殿前的上百名墨家弟子聽到這三十二字,幾乎同樣是各個瞪眼咋舌,轉瞬間便是萬千思緒交集…

此前,他們隻知大師兄派人去竊聽過寅侯與太師談話,便被寅侯當夜派兵捕捉。

而今日,當他們聚齊到巨子主殿前來示威,逼得大師兄親自出來解釋,才終於詳盡得知大師兄竊聽到的具體內容。

雲淡風輕三十二字,便化作了一杆受風大纛…

決定了接下來幾年甚至幾十年,墨家、樂國,乃至天下七國數百上千萬兵丁百姓的生死命運!

緊接著,上百名弟子們便皆各個議論了起來。

屈杉也給了師弟妹們時間思考,隻冷靜而平淡的注視著眼前,沒有繼續往下說。

待到聲勢漸趨平靜,他才接著解釋道:

“寅侯深信太師實力,對他隨口所謅一番話語狂熱追從!正是因此,他當天便遵照建言所示、改變了主意,從原本的拒絕我等為官,扭轉為了想要不擇手段的聯結墨家、成為他的擴張力量!”

“之所以如此形容,隻因他邘意看上的,並非我們墨家思想,而隻是我們墨家曆經數百年研究,所發明創造出的許多適用於戰爭的力量。”

“但是,這些力量創造出來,是用於鋤強扶弱、懲惡揚善,而非是讓他邘意實現野心的!”

“墨家思想從來不是,也絕不願意是無道侵略者及戰爭狂徒的助力!我們向來是弘揚俠義,我們墨家,才是‘俠’者之本源!”

屈杉連聲解釋著,情緒也同樣亢奮。

重複強調這些每個弟子早已熟絡於心的經論戒條,也是在當下這一墨家受到謠言攻擊而出現了動搖甚至裂痕之際,盡量維護住內部的團結…

“是故,我屈杉,便也改變了主意。”

“我帶著師弟妹們去寅城求官,是想將我們的種種思想,我們的守城術、治民術,我們的利民工程帶到寅城去的。”

“若是他邘意一心隻看上我們的戰爭術,那麼,自是恕不奉陪!”

“而當夜,他邘意派兵來捉捕我等一眾弟子、欲行綁架之事,也並非我屈杉謊報,亦是如實發生。”

“隻不過,我也向諸位謊報了一點——”

屈杉解釋道:

“當夜,並非是邘意派兵包圍墨家宅邸,我率眾逃脫。而是…我提前掌握了邘意出兵情報,便早早率眾出城,防患未然,先下手為強,在他行軍路上,便將他二百精兵小隊伏擊了!”

“什麼?!”

“大師兄,你…”

聽到這一番與此前一段時日迥異的解釋,頓時,廣場上的百位墨者,是再度震驚得瞠目結舌,比之適才聽到什麼卅二字時還要誇張了。

若說此前,屈杉一直說寅伯壞話、諉罪於寅伯,隻是希望自身幹淨的話…

那麼此刻,他主動承認自己派人竊聽寅侯談話在先、率隊先手伏擊寅侯軍隊在後,這等同於攬罪於己身般的說辭,又是何用意?

莫非屈杉他…當真沒有說謊麼?

由禽陽流傳開來的…當真隻是寅伯邘意派人刻意散播的流言,是他對墨家發起的主動進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