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太她們牽著牛去了一趟鎮上木工坊,又花了700文錢做了一個板車,套在了牛的身後。劉老太是會駕驢車的,以前借村長家的驢車的時候學過,這駕驢車和駕牛車也沒太大區別,買的這頭牛也比較溫順,沒一會兒就上手了。
然後去買了需要的一些日常用品和食物放車上,便駕著車出了城,準備趕回家去。
剛出城門口不遠便遇上了村裏的驢車,載著村裏人。遇上了總得打個招呼,劉老太便駕著車停了下來。
村長大兒子架著車一臉驚訝的看向劉老太她們:“嬸子,我剛剛還說咋一直等不到你們家人呢,原來你們去買牛了啊。”
驢車上的村民也紛紛驚奇的看著她們,這劉大壯家不是才蓋了新房子嗎?咋又有錢買牛了,看來那人參賣了不少錢啊。
“大壯家的,你這牛買了多少錢啊?”
“對啊,還是水牛哩,這可不便宜。”
“可不嘛,我娘家村子村長前不久買了一頭,聽說花了29兩銀子呢。”
這個價格讓大家紛紛倒吸了一口氣,娘嘞,這麼貴。
“你們挖的那人參賣了不隻20兩吧,不然哪來這麼多錢。”
......
劉老太對村長大兒子笑了笑:“進城的時候忘記和你說了,讓你白等了真是不好意思。我家這牛買的不貴,才26兩,也是運氣好了才撞上的。我家少華之前在鎮上書舍接了個活計,每個月現在也能掙點銀子。也是狠了狠心想著農忙的時候有隻牛可方便了不少,買這牛可把老本都掏出來了。以後村裏人耕地拉糧食什麼的,想來借,我們家也可以優惠點借給你們的。”
“沒事沒事嬸子,我把大家送過來總得負責接回去,等等也是應該的。”村長大兒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其實他也沒等多久,這不就已經駕車走了,這劉老太今天咋那麼有禮貌,他還怪不適應的。
劉老太也不想這麼好言好語的和這群酸貨解釋,但沒辦法,最近家裏又是蓋新房又是買牛的,太招人眼了些,萬一就有那種紅眼病犯了的人來給她們家使絆子怎麼辦。
還是裝一下吧,也不廢什麼功夫。
驢車上的村民聽劉老太這麼說,想著以後可能還真得上她們家借牛,馬上轉變了話口,都笑著對她恭維了起來。
“這少華可真有本事啊,以前我就覺得他會是個有出息的人。”
“對啊對啊,能在鎮上書舍找到活計,那可不是一般人。”
“真羨慕你啊老嫂子,以後你和大壯就享福嘍。”
笑話,你們以前不都在背後罵他窮講究,是個廢物嗎?當誰不知道一樣。
劉老太在心裏翻了個白眼,但麵上還是笑眯眯的。
一路上就在這種恭維聲中,一輛牛車一輛驢車一起駕著回了村。
回了村後,不出半日,劉大壯家買了牛這件事就被傳了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