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匆匆趕往牛市,已經是下午了,人雖然還是挺多的但也不算擁擠。
各個牲口販子牽著自己的牛、驢、馬,在和買家推薦介紹著,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很是熱鬧。
令月看到一匹黑色的小馬,毛色光滑像一匹緞子一樣,一雙濕漉漉的大眼睛很是靈氣,有不少人上前圍觀。
她也有點喜歡,便拉著陳秀禾她們湊近了看,這時聽到旁邊有人詢問那賣家價格,馬販子用手比了個六字。
這是六十兩的意思,果然看到這個價格,圍觀的人瞬間少了一大半,一匹成年了的壯年馬現在的市場價也就七十兩左右,這隻是個小馬駒要價那麼高多少有點不合算。
令月也默默的拉著娘親又退了出去,六十兩啊,算了,她太窮了她不配。
還是去看看她們想買的牛吧。
三人轉了一圈,終於在一家牛販子麵前停住了腳步,這牛販子一共有三隻牛,一隻黃牛一隻水牛,還有一隻小水牛。
黃牛的勁比水牛的小,體型也小不少,這隻黃牛目測在五百斤左右,那隻水牛看著怕是有九百斤。所以這隻黃牛的價格比水牛要便宜不少,隻要20兩銀子,水牛則要28兩。而那隻小牛犢最便宜,隻要18兩。
陳秀禾和劉老太都是看上了那隻水牛,但這價格她們都覺得太高了些,便和牛販子討價還價起來。
婆媳倆你一言我一語的打著配合,別說牛販子了,令月覺得自己都被她倆說懵了。
“嬸子,24兩實在是太少了,你這要是實在想要買水牛,又出不起價錢的話,不如買這隻小牛犢子好了,它便宜些!”牛販子對著劉老太道,他都被磨的快鬆口了。但一想到少四兩銀子,立馬理智回歸。
劉老太看了一眼那小牛犢,看著像是還沒有一百斤。
雖然價格相差了十兩,但她們家買牛是為了拉人拉東西幹活用的,等這小牛喂養大可能還得要一年多,那得耽誤多少事啊。
還是得買成年牛好。
“25兩!可以嗎?嬸子再給你加一兩,可以我現在就付錢。”劉老太一咬牙。
牛販子麵露為難:“26兩吧嬸子,這也是我能接受的最低價了,您要是接受不了的話還是去別家看看吧。”
劉老太和陳秀禾對視了一眼,這個價格其實就是她們倆的心理價位,但砍價要往低了砍才能讓人家覺得不吃虧嘛。
於是劉老太裝作不太情願的樣子開始掏銀子:“算了算了,26兩就26兩吧,誰讓我們是真的看上了你們家的牛了呢。”
實則心裏樂開了花,她們剛剛在市場上轉了一圈,看到別人這水牛大多都是28、29兩成交的,一下子省了二兩銀子呢。
但肉疼也是真肉疼,她們家新蓋的房子都沒有這一頭牛貴,怪不得村裏沒兩戶人家養大牲口的,這哪是普通農民消費的起的啊。
牛販子麵帶笑意地伸手接過銀子,然後把那頭水牛的牽引繩遞給劉老太。
等劉老太她們已經走的不見人影後,他反應過來,咋有點不對勁呢?他怎麼就同意26兩把牛賣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