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議
八三
物莫大於天地日月,而子美雲:“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事莫大於揖遜征誅,而康節雲:“唐虞揖遜三杯酒,湯武征誅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來如漚生大海,事去如影滅長空,自經綸萬變而不動一塵矣。
八四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猶懷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則開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此譏好名者,當嚴責君子,不當過求於小人也。
八五
大惡多從柔處伏,哲士須防綿裏之針;深仇常自愛中來,達人宜遠刀頭之蜜。
八六
持身涉世,不可隨境而遷。須是大火流金而清風穆然,嚴霜殺物而和氣藹然,陰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的真人品。
八七
愛是萬緣之根,當知割舍。識是眾欲之本,要力掃除。八八
作人要脫俗,不可存一矯俗之心;應世要隨時,不可起一趨時之念。
八九
寧有求全之毀,不可有過情之譽;寧有無妄之災,不可有非分之福。
九○
毀人者不美,而受人毀者遭一番訕謗便加一番修省,可釋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可以轉禍而為福。
九一
夢裏懸金佩玉,事事逼真,睡去雖真覺後假;閑中演偈談元,言言酷似,說來雖是用時非。
九二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
九三
榮與辱共蒂,厭辱何須求榮;生與死同根,貪生不必畏死。
九四
作人隻是一味率真,蹤跡雖隱還顯;存心若有半毫未淨,事為雖公亦私。
九五
鷯占一枝,反笑鵬心奢侈;兔營三窟,轉嗤鶴壘高危。智小者不可以謀大,趣卑者不可與談高。信然矣!九六
貧賤驕人,雖涉虛驕,還有幾分俠氣;英雄欺世,縱似揮霍,全沒半點真心。
九七
糟糠不為彘肥,何事偏貪鉤下餌;錦綺豈因犧貴,誰人能解籠中囮。
九八
琴書詩畫,達士以之養性靈,而庸夫徒賞其跡象;山川雲物,高人以之助學識,而俗子徒玩其光華。可見事物無定品,隨人識見以為高下。故讀書窮理,要以識趣為先。
九九
美女不尚鉛華,似疏梅之映淡月;禪師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蓮。
一○○
廉官多無後,以其太清也;癡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故君子雖重廉介,不可無含垢納汙之雅量。雖戒癡頑,亦不必有察淵洗垢之精明。
一○一
密則神氣拘逼,疏則天真爛漫,此豈獨詩文之工拙從此分哉!吾見周密之人純用機巧,疏狂之士獨任性真,人心之生死亦於此判也。
一○二
翠筱傲嚴霜,節縱孤高,無傷衝雅;紅蕖媚秋水,色雖豔麗,何損清修。
一○三
貧賤所難,不難在砥節,而難在用情;富貴所難,不難在推恩,而難在好禮。
一○四
簪纓之士,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節致忠;廟堂之士,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燭理。何也?彼以濃豔損誌,此以淡泊全真也。
一○五
榮寵旁邊辱等待,不必揚揚;困窮背後福跟隨,何須戚戚。
一○六
古人閑適處,今人卻忙過了一生;古人實受處,今人又虛度了一世。總是耽空逐妄,看個色身不破,認個法身不真耳。
一○七
芝草無根醴無源,誌士當勇奮翼;彩雲易散琉璃脆,達人當早回頭。
一○八
少壯者,事事當用意而意反輕,徒泛泛作水中鳧而已,何以振雲霄之翮?衰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為轅下駒而已,何以脫韁鎖之身?
一○九
帆隻揚五分,船便安。水隻注五分,器便穩。如韓信以勇備震主被擒,陸機以才名冠世見殺,霍光敗於權勢逼君,石崇死於財賦敵國,皆以十分取敗者也。康節雲:“飲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離披。”旨哉言乎!
一一○
附勢者如寄生依木,木伐而寄生亦枯;竊利者如虰盜人,人死而虰亦滅。始以勢利害人,終以勢利自斃。勢利之為害也,如是夫!
一一一
失血於杯中,堪笑猩猩之嗜酒;為巢於幕上,可憐燕燕之偷安。
一一二
鶴立雞群,可謂超然無侶矣。然進而觀於大海之鵬,則眇然自小。又進而求之九霄之鳳,則巍乎莫及。所以至人常若無若虛,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
一一三
貪心勝者,逐獸而不見泰山在前,彈雀而不知深井在後;疑心勝者,見弓影而驚杯中之蛇,聽人言而信市上之虎。人心一偏,遂視有為無,造無作有。如此,心可妄動乎哉!
一一四
蛾撲火,火焦蛾,莫謂禍生無本;果種花,花結果,須知福至有因。
一一五
車爭險道,馬騁先鞭,到敗處未免噬臍;粟喜堆山,金誇過鬥,臨行時還是空手。一一六
花逞春光,一番雨、一番風,催歸塵土;竹堅雅操,幾朝霜、幾朝雪,傲就琅玕。
一一七
富貴是無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處得他好,他益你必多。故貪商於而戀金穀者,竟被一時之顯戮;樂簞瓢而甘敝縕者,終享千載之令名。
一一八
鴿惡鈴而高飛,不知斂翼而鈴自息;人惡影而疾走,不知處陰而影自滅。故愚夫徒疾走高飛,而平地反為苦海;達士知處陰斂翼,而巉岩亦是坦途。
一一九
秋蟲春鳥共暢天機,何必浪生悲喜;老樹新花同含生意,胡為妄別媸妍。
一二○
多栽桃李少栽荊,便是開條福路;不積詩書偏積玉,還如築個禍基。
一二一
萬境一轍,原無地著個窮通;萬物一體,原無處分個彼我。世人迷真逐妄,乃向坦途上自設一坷坎,從空洞中自築一藩蘺。良足慨哉!
一二二
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蓋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朧正聰明之窟也。
一二三
大烈鴻猷,常出悠閑鎮定之士,不必忙忙;休征景福,多集寬洪長厚之家,何須瑣瑣。
一二四
貧士肯濟人,才是性天中惠澤;鬧場能學道,方為心地上工夫。
一二五
人生隻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無欲,天地也不能轉動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況一切區區事物乎!
一二六
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眾人以拂意為憂,而君子憂從快意處起。蓋眾人憂樂以情,而君子憂樂以理也。
一二七
謝豹覆麵,猶知自愧;唐鼠易腸,猶知自悔。蓋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惡遷善之門,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無此念頭,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處討些生理?
一二八
異寶奇琛,俱是必爭之器;瑰節奇行,多冒不祥之名。總不若尋常曆履易簡行藏,可以完天地渾噩之真,享民物和平之福。
一二九
福善不在杳冥,即在食息起居處牖其衷;禍淫不在幽渺,即在動靜語默間奪其魄。可見人之精爽常通於天,於之威命即寓於人,天人豈相遠哉!
閑適
一三○
晝閑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夜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卷,頓令眼界俱空。
一三一
世事如棋局,不著的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見真空。
一三二
龍可豢非真龍,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祿可餌榮進之輩,必不可籠淡然無欲之人;鼎鑊可及寵利之流,必不可加飄然遠引之士。
一三三
一場閑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為夭。
一三四
高車嫌地僻,不如魚鳥解親人。駟馬喜門高,怎似鶯花能避俗。
一三五
紅燭燒殘,萬念自然厭冷;黃粱夢破,一身亦似雲浮。一三六
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一生清福,隻在碗茗爐煙。
一三七
蓬茅下誦詩讀書,日日與聖賢晤語,誰雲貧是病?樽罍邊幕天席地,時時共造化氤氳,孰謂醉非禪?
一三八
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坐忘磐石上,古今盡屬蜉蝣。
一三九
昂藏老鶴雖饑,飲啄猶閑,肯同雞鶩之營營而競食?偃蹇寒鬆縱老,豐標自在,豈似桃李之灼灼而爭妍!
一四○
吾人適誌於花柳爛漫之時,得趣於笙歌騰沸之處,乃是造花之幻境,人心之蕩念也。須從木落草枯之後,向聲希味淡之中,覓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人物的根宗。
一四一
靜處觀人事,即伊呂之勳庸、夷齊之節義,無非大海浮漚;閑中玩物情,雖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頑蠢,總是吾性真如。
一四二
花開花謝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
一四三
閑觀撲紙蠅,笑癡人自生障礙;靜覘競巢鵲,歎傑士空逞英雄。
一四四
看破有盡身軀,萬境之塵緣自息;悟入無壞境界,一輪之心月獨明。
一四五
木床石枕冷家風,擁衾時魂夢亦爽;麥飯豆羹淡滋味,放箸處齒頰猶香。
一四六
談紛華而厭者,或見紛華而喜;語淡泊而欣者,或處淡泊而厭。須掃除濃淡之見,滅卻欣厭之情,才可以忘紛華而甘淡泊也。
一四七
“鳥驚心”“花濺淚”,懷此熱肝腸,如何領取得冷風月;“山寫照”“水傳神”,識吾真麵目,方可擺脫得幻乾坤。
一四八
富貴得一世寵榮,到死時反增了一個戀字,如負重擔;貧賤得一世清苦,到死時反脫了一個厭字,如釋重枷。人誠想念到此,當急回貪戀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一四九
人之有生也,如太倉之稊米,如灼目之電光,如懸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樂?如何看他不破而懷貪生之慮?如何看他不重而貽虛生之羞?一五○
鷸蚌相持,兔犬共斃,冷覷來令人猛氣全消;鷗鳧共浴,鹿豕同眠,閑觀去使我機心頓息。
一五一
迷則樂境成苦海,如水凝為冰;悟則苦海為樂境,猶冰渙作水。可見苦樂無二境,迷悟非兩心,隻在一轉念間耳。
一五二
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嚐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一五三
地寬天高,尚覺鵬程之窄小;雲深鬆老,方知鶴夢之悠閑。
一五四
兩個空拳握古今,握住了還當放手;一條竹杖挑風月,挑到時也要息肩。
一五五
階下幾點飛翠落紅,收拾來無非詩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處盡是禪機。
一五六
忽睹天際彩雲,常疑好事皆虛事;再觀山中古木,方信閑人是福人。
一五七
東海水曾聞無定波,世事何須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閑地,人生且自舒眉。
一五八
天地尚無停息,日月且有盈虧,況區區人世能事事圓滿而時時暇逸乎?隻是向忙裏偷閑,遇缺處知足,則操縱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與之論勞逸較虧盈矣!
一五九
“霜天聞鶴唳,雪夜聽雞鳴”,得乾坤清純之氣。“晴空看鳥飛,活水觀魚戲”,識宇宙活潑之機。
一六○
閑烹山茗聽瓶聲,爐內識陰陽之理;漫履楸枰觀局戲,手中悟生殺之機。
一六一
芳菲園林看蜂忙,覷破幾般塵情世態;寂寞衡茅觀燕寢,引起一種冷趣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