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並沒有就這樣結束。路路在三天後洋洋灑灑地給我寫了一封信,跟我說了很多他的想法,並在信尾用黑色水筆寫了大大的一排字:“媽媽,我的未來,讓我自己做主好嗎?”
路路的這封信給了我極大的震撼,讓我這個一直很“強勢”的媽媽不得不在日漸長大的兒子麵前敗下陣來。我感到不適應,但是我的理智告訴我,路路是對的,他在為他自己的人生負責任,這是多麼可貴的嚐試!
其實,孩子從小到大吃什麼、什麼時候吃,穿什麼、穿幾件,上學有沒有人送,放學有沒有人接等,都被父母妥妥當當地安排好了,孩子隻是被動地選擇接受。若是對父母的包辦和安排不滿意或者有抵觸情緒時,尤其是對於像路路這樣成績中等的學生拒絕去上輔導班,很多家長都會無情地剝奪他們自我選擇的權利,讓他們一味地按照家長的意願去做,這種強硬的方法會讓他們失去獨立思考和承擔責任的機會,久而久之,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的孩子,長大以後在麵對抉擇時往往優柔寡斷,遲疑不決。
孩子在一天天地長大,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價值觀也隨之發生改變,因為出生的年代不一樣,接受到的事物也不一樣,所以孩子和家長就會有不同想法,就會和家長發生矛盾,很多家長就會像我當年一樣,覺得孩子逆反了,認為孩子學壞了、不乖了,甚至擔憂孩子今後會不會很難管教。其實,這正是孩子自我意識的體現,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自我意識的萌發影響著他們的道德判斷和個性的形成。
作為中等生的路路成功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獲得了勝利,鮮明地向我們亮出了他自己的觀點:“我是中等生,但是我的未來我要自己做主。”最終時間證明了這一方法的正確性。
中等生父母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早日提高成績,能考一個好學校,於是給孩子報了很多輔導班,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從而忽視了孩子自身的人生理想、價值觀念,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愛好,就像是對著成績好的學生捏泥人似的強行塑造。有的父母不懂孩子的心理特點,更不能進入孩子的心理世界,武斷地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代替孩子的思維方式,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大程度上的負麵影響。其實,作為家長的我們應正確看待學習成績中等的孩子,不應隻看到孩子逆反行為所帶來的麻煩,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因勢利導地給孩子一次機會,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
家有中等生小提示
中等生父母應當更加注意孩子的想法,有些孩子因為忍受不了家長的高壓政策所以會產生逆反心理。這種逆反心理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會影響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造成家庭氣氛的緊張,嚴重者還會使得孩子出現嚴重的行為偏激。還有些孩子生性比較膽小,加上成績一直處於中等水平,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父母在為其包辦一切的同時也抹殺了孩子自己內心的想法,使得孩子日後遇事時總是唯唯諾諾、猶豫不決,不能果斷處理,久而久之,產生任何事都要依賴父母的習慣,不能自主抉擇。
路路是個小管家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小挫折、小失敗,對於有的孩子來說這些挫折就像是“攔路虎”一樣使他們陷入了困境,而對於另外一些孩子來說,這些小挫折反而會讓他們越發堅強,使他們擁有隱忍的力量。
每個孩子都是家裏的寶貝,是家裏的“掌上明珠”,常常可以見到六顆行星(大人)圍繞著一個小太陽(孩子)轉,然而大人們也會有生病住院,打針吃藥的時候,也會因為自身的身體狀況不佳而忽略了孩子,這種忽略就曾發生在路路身上,也讓我們看到一個遇到困難和挫折後堅強的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