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確實希望擺脫各種病態行為,在生活中有所作為,並做出自己的選擇,如果你確實希 望精神愉快,你就必須像完成任何一項艱巨任務一樣,對自己嚴格要求,摒棄迄今為止所養 成的自我挫敗的思維方式。
在應變過程中,如果你由惰性心理支配,那麼你將會:
△了解不到變化的最新信息;
△抓不住應變的最佳時機;
△影響別人與你的合作興趣;
△很容易被競爭對手超越或擊敗;
△由於懶惰而失去成功機遇而奧喪;
△陷入懶性→挫折→被動→消極悲觀的陷井。
可怕的拖延
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有著種種的憧憬、種種的理想、種種的計劃,如果你能夠將這一切 的憧憬、理想與計劃,迅速地加以執行,那麼我們在事業上的成就不知道會有怎樣的偉大。 然而,人們往往有了好的計劃後,不去迅速地執行,而是一味的拖延,以致讓一開始充滿熱 情的事情冷淡下去,使計劃最後取消。
拖延的習慣會妨礙人們做事,會摧毀一個人的創造力,也會使有效的應變計劃落空。
命運常常是奇特的,好的機會往往稍縱即逝,有如曇花一現。如果當時不善加利用,錯過之 後就後悔莫及。 當一個生動而強烈的意念突然閃耀在一個作家腦海裏時,他就會生出一種不可遏製的衝動, 提起筆來,要把那意念描寫在白紙上。但如果他那時因為有些不便,無暇執筆來寫,而一拖 再拖,那麼,到了後來那意念就會變得模糊,最後,竟完全從他思想裏消逝了。
一個神奇美妙的幻想突然躍入一個藝術家的思想裏,迅速得如同閃電一般,如果在那一刹那 間他把幻想畫在紙上,必定有意外的收獲。但如果他拖延著,不願在當時動筆,那麼過了許 多日子後,即使再想畫,那留在他思想裏的好作品或許早已消失了。
靈感往往轉瞬即逝,所以應該及時抓住,要趁熱打鐵,立即行動。
更壞的是,拖延有時會造成悲慘的結局。愷撒大將隻因為接到報告後沒有立即閱讀,遲延了 片刻,結果竟喪失了自己的性命。曲侖登的司令雷爾叫人送信向愷撒報告,華盛頓已經率領 軍隊渡過特拉華河。當信使把信送給愷撒時,他正在和朋友們玩牌,於是他就把那封信放 在自己的衣袋裏,等牌玩完後再去閱讀。讀完信後,他情知大事不妙,等他去召集軍隊的時 候,時機已經太晚了。最後全軍被俘,連他自己的性命也喪在敵人的手中。就是因為數分鍾 遲延,愷撒竟然失去了他的榮譽、自由和生命!
一個人易犯的大錯,就是怕犯錯。猶豫不決是避免責任與犯錯的一種“方法”,它有一個謬 誤的前提:不做決定,不會犯錯。希望做到至善至美的人,特別懼怕犯錯;他從沒犯過錯, 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完善,如果他對不起這幅完善的圖像,強勁的自我就會被擊得粉碎,因此 ,他認為做決定是生死攸關的事情。
這種人有兩個“方法”。一個方法是:盡量不要做太多的決定,而且盡量拖延決定。另一個 方法是:找一個現成的替罪羔羊。使用第二種方法的人會倉促地做決定,但他所做的決定 大 都不成熟,而且一定會半途而廢。這種人所做的決定不會給他帶來困擾,因為他是完美的, 任何情況下他都不會出紕漏,因此,何必考慮事實與結果?隻要自己相信那是別人的錯。要 是他的決定出了錯,反正他還是同樣能保有他原來的假想。
顯而易見,這兩類型的人都錯了,第一類型的人根本做不了事情,因為他一點也沒有行動。 第二類型的人時常在衝動與考慮欠周的行動之間自尋麻煩,總而言之,采用“猶豫不決”的 方法是毀滅你內心自我的原凶。
你也許聽說過那匹可憐的毛驢的故事:
一匹毛驢幸運地得到了兩堆草料,然而幸運卻毀了這可憐的家夥,它站在兩堆草料中間,猶 豫著不知先吃哪一堆才好,就這樣,守著近在嘴邊的食物,這匹毛驢活活餓死了。
世間最可憐的,是那些遇事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經常彷徨歧路,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自 己沒有主意,不能抉擇,依賴別人。而這種人事實上也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和支持,他的這 種猶豫不決,使自己的計劃行動一再拖延,最終會象那匹可憐的毛驢一樣等死。
沒有別的什麼習慣,比拖延更為有害。更沒有別的什麼習慣,比拖延更能使人懈怠、減弱人 們做事的能力。 拖延往往是 最可怕的敵人,它是時間的竊賊,它還會損壞人的品格,敗壞好的機會,劫奪人的自由,使 人成為它的奴隸。
人應該極力避免養成拖延的惡習。受到拖延引誘的時候,要振作精神去做,決不要去做最容 易的,而要去做最艱難的,並且堅持做下去。這樣,自然就會克服拖延的惡習。
要醫治拖延的惡習,惟一的方法就是立即去做自己的工作。要知道,多拖延一分,工作就難 做一分。
“立即行動”,這是一個成功者的格言,隻有“立即行動”才能將人們從拖延的惡習中拯救 出來。
內疚情緒不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