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在逐鹿原(1 / 1)

在那片翠綠的高原上,有兩個矯健的身影,英姿颯爽,身著黑袍蝙蝠衫的申穎此刻正在和鬆二郎縱馬奔馳,她身材極為苗條曼妙,戎裝在身,腰佩寶劍的她此刻香汗淋漓,長時間的馳騁令她臉色略顯潮紅,此刻,她顧不得休息,急匆匆的驅趕著坐下白馬。身邊的鬆二郎高大魁梧,麵頰高聳,鼻頭直挺,坐下一匹黃驃馬,許是在西北待的過久的緣故,頗有些西北民族的模樣,他腰間的環刀,弓弩都顯示出他是自西北戰場趕來,那是西北用兵特製的環首刀,刀刃和刀柄都長於普通腰刀,這種刀和西北蠻族作戰時發揮作用極大,也和對方的刀類似,加以改良,極為精良,佩戴這種刀,定時西北的軍官。馬奔馳的飛快,高原上的蒼翠的綠樹,似飛馳的弓箭般掠過,消失在視野裏,跑了一陣,紅彤彤的太陽已經升起來老高了,透過依稀的薄霧,他們肉眼能夠望見櫟陽河不遠處的檀香寺,那便是檀陽園、檀林苑的所在,嵩主來豐鎬居住時,便常常在那裏狩獵,那裏變成了狩獵場,那本是本朝的嵩主專用的皇家禦用園林,地勢平坦川地、高低起伏綿延的小丘陵、沃野千裏,正是狩獵的好地方。

此刻的昌邑王明賀、武智等人正帶著愛妃、親信們正在這一帶打獵,隻見彩旗飄揚,鶯歌燕舞,女人們身著戎裝,個個雙腮緋紅,雲鬢飄散,正隨著昌邑王追逐奔跑在草地上的一隻狐狸,昌邑王的愛妃明賀和武智各帶一隊女子,眾武士鎧甲鮮明,英武雄壯,各執弓弩配合昌邑王和妃子們的圍獵,昌邑王平時頑劣,整日與弄臣嘻嘻不休,對於騎射確實擅長的,正是秋高氣爽的節令,昌邑王為了哄眾女子開心,先是追逐了一陣狐狸,小試牛刀的射了兩隻兔子和一隻黃羊,就得到了女子們嬌媚的讚善和眾武士們的歡呼,他豪氣勃發,跟眾多美女們說道:“這秋日的打獵,就應該拿拓木的長弓,巴蜀的長箭,乘樺木的輕舟,攜善鳧的黃犬,雖然是去射雁,但不是誌在得雁,意在領略秋日的高天,天頂的勁風,滿弓欲發時誌在萬裏的一點情趣,等會我帶你們去河中射雁”。武智接口道:“還是王上懂的打獵,習射的人多數都以為騎烈馬,挽強弓,用長箭,百步穿楊就是打獵,其實都是粗淺的認識,王上是真正懂打獵的。”昌邑王不僅洋洋得意起來,說道:“季節不同,打獵的誌趣亦不相同,隆冬到逐鹿原上射雕,要用強勁的角弓、北地的鳴鏑,乘口外的良馬,攜蒙古的家奴,體會怒馬強弓射猛禽時一股衝天的怒意;春日到嶺上射鳥雉,用白木的軟弓,蘆葦的輕箭,射來揮灑自如,體會春日遠足的野趣。夏天在林間射鳥雀,用桑木的小弓小箭,你別小看了射小鳥,在林間射小鳥兒是一樁精細的工作,需要耳目並用,射時又要全神貫注,不得有絲毫的偏差,這樣射法才叫做射呢。”武智說道:“這些倒還在其次,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必須有眾多美人戎裝素顏,伴隨左右,且歌且舞,在河中沐浴,在湖中采蓮,方才是妙啊!”昌邑王哈哈大笑起來:“說的不錯,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度,蓮多摘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女子采蓮,豈不妙哉。不過說起女人,你又是外行了,這女人嘛,也各不相同,安南的女子嬌小玲瓏,性情溫柔,擁在膝上別有一番情趣;鮮卑女子高大白淨,秀頸修長,最適於在榻上玉體橫陳;東瀛的少女深諳禮節,舉止得體,用做侍婢再合適也沒有;西域的蠻女熱情如火,每晚有一個就夠,萬不能有兩個。要說中土女人,三湘女子溫柔,巴蜀女子多才,隴西的女子忠誠,關中的女子適合當老婆。天下隻有燕趙的老婆最要不得,因為完全是母老虎。”武智哈哈大笑,卻不敢再言語,須知這昌邑王妃就是燕趙女子,約束昌邑王的很緊,這些話就是在這上邊來的。武智想到不久就能夠接替溫三郎去西疆拓邊萬裏,建立不世功勳,不禁搖頭晃腦起來。

這逐鹿原上芳草蘺蘺,樹木蔥鬱,本來是打獵遊玩的好地方,但前些年,因為西北邊患嚴重,嵩主令人在此處建設了一處訓練基地,模擬展示的各種狀態,此處處於高原,西北蠻夷馳騁於高原之上,自石門關以西,萬裏草原、戈壁,用此處作為模擬的訓練場,再好不過。正是由於這個訓練場的輪番訓練,溫三郎才練就了一隻精悍善戰的骨幹力量,並以此擴充,變成龐大的“唐”字號西北遠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