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伯程突然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心中的佩服之感油然而生,這妹妹著實厲害,我都已搜腸刮肚、絞盡腦汁地想也完全沒想到任何的法子。
到了出頭村,米豔陽才見識到什麼叫“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村莊四周綠樹環繞,村子後有靠山,那是座遠近聞名的五硯山。
“為何叫五硯山?”
“具體不大清楚。隱約記得有位老爺爺解釋過。當年有村民發現山中有硯石資源,便不好聲張,擔心四處的人都來搶硯石。”
米豔陽瞪大著杏眼著急等著大哥哥繼續往下講。
“然後,那村民便對外聲稱,此山是無硯山。可是外來人聽不懂方言,愣是把無聽成五,便廣而告之地說,此山為五硯山,有五種硯石。”
米豔陽差點大跌眼鏡:“這也行!?”
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其實五硯山主要產普通硯石,但是也足夠讓出頭村的村民增加點收入。
村莊建設得真好,田地就在附近,阡陌交通,鵝犬相聞,魚塘裏的魚兒不時地在水麵吹個泡泡。
米伯程和米豔陽一同很快來到莫村長的家裏,這個負責村子“總體規劃”的人。
莫村長初見米豔陽時確實表示驚訝,米家何時有位如此厲害的小姐?才貌雙全用來形容她也不為過。
“莫村長您好,我們這次來主要是想您能幫忙說服村民們抽出更多的時間幫我們製作硯台,而不是把主要時間用在養魚、養鵝和種地上。”米伯程單刀直入地說。
“這怎麼行!不行呀。”莫村長立刻拒絕,“我們村的習俗就是紅白事都要吃鹵鵝,沒有鵝何來鹵鵝?還有魚,年年有餘,好兆頭!”
“如果我能幫忙建立有穩定收入的魚鵝寶,是否村民們也願意把最多的時間花在硯台製作上呢?”
魚鵝寶!?這是何物!
現場的人都瞠目結舌,並表示無比的好奇。
這個名字也是米豔陽在路上想到的,畢竟餘額寶對她的生活影響夠深,一段時間沒用,確實比較想念。
這不,隻好對不住馬爸爸,先借用一下這個名字。
諧音梗怎麼啦!好用即可。
接著米豔陽便讓村長把村民代表召集過來聽聽她對為出頭村專門建立的“魚鵝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村子現有的魚都養在小小的魚池裏,而且比較分散,不利於打理。養鵝就更加,每家每戶就養那麼的幾隻,萬一死了,說不定喜事辦酒就得跑外麵去買。
現在米家準備自助村民們把分散小魚池改為多方大魚塘,建立大型的養鵝基地。由不擅於硯台雕刻的村民去進行打理,另外收工錢。
村裏的紅白魚鵝供應按半價出售,所有收入歸集體所有。供應完村民所需的量後,把多出來的魚和鵝售賣出去。集體所有的收入每個季度按人頭或戶發放。
這樣就能節省人力資源,並得到更多的收益。
村民們聽完後,細算了一下,覺得“魚鵝寶”就是好!可是菜地又該如何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