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翼按下葫蘆瓢起來。
安全分析會剛散,回到辦公室的梁翼手捧著那本已經看了三四遍、全書滿是紅杠杠的《紅樓夢》,百無聊賴地看著。這是他多年來養成的習慣,無論在部隊還是回到地方,無論是忙得不亦樂乎,還是閑得輕鬆自在,他手中都離不開書。
還是娃娃時,他就看完了《水滸傳》,那時他把“水滸”讀成“水許”。書中一百零八條漢子,個個栩栩如生,刻畫得惟妙惟肖:花和尚魯智深、打虎英雄武二郎、豹子頭林衝……就連反麵人物太尉高逑都刻畫得陰險毒辣、奸詐惡毒,眼中閃著螢螢陰火。
梁翼對《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佩服得五體投地。都說一代偉人毛澤東獨領風騷,千年難出。就文人堆而言,曹雪芹何嚐不是如此。君不見小說由明清起,曹雪芹就借空空道人之口,做一回家庭豪門的發展與衰敗史的黃粱夢,數百年來讓多少文人雅士研究來研究去,到現在都還沒完沒了,還不知道要研究到猴年馬月才是個頭。其實在《紅樓夢》中,已經歸納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雖說“通靈寶玉”是石的精靈,由此化身紈絝公子賈寶玉,但也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似是而非,如墜雲裏霧裏,誰又能研究透呢?無非是借古談今而已。但梁翼對跛足道人那一斷辭卻常常琢磨有加:“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梁翼每每搖頭晃腦念一遍這首《好了歌》,嘴角就微微發笑。世事滄桑,這曹老頭雖說“滿紙荒唐言”,但一眼便看透古往今來。
梁翼正津津有味地看著《紅樓夢》,電話響了,是醫院打來的,報告他鬧鷹岩翻車死了一名警察,以及采煤監區周監區的女兒周瑾身負重傷,病危的噩耗。
鐵劍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攀著岩沿,死拉硬扛把周世恒的女兒周瑾拽到公路上。霧還在籠罩著,四周沒有人煙,更沒有車輛路過。他急得直跺腳,嘴中罵一聲:“人都他媽的死絕了。”
他瞅瞅奄奄一息的周瑾——他別無選擇,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吃力地背著周瑾就往礦上而行。雖然隻有三四裏地, 但他每邁一步,腰就刀刺般疼。最後他吃力地背著昏迷不醒的姑娘,匍匐著,雙手輪換著往前爬,雙腿使勁蹬著路麵。
霧很大,幾米遠模糊一片。汗已經流幹,他用盡在部隊練就的匍匐前進的技能,爬呀爬,到最後腿蹬不動了,被動地隨雙手的力往前緩慢移動,直到沙拉礦區遇到人,被及時送到礦醫院。
梁翼放下電話,撂下書就往醫院跑。沙拉礦原本就不大,年產硫鐵礦石十萬噸、原煤三萬噸。煤和硫鐵礦石伴生,一層煤一層硫鐵礦石。硫鐵礦石每年可冶煉出五千噸左右的硫黃,供榨糖、化工、軍工等行業做輔料。
梁翼風風火火趕到醫院,剛到位於山窪處的醫院門前,就看到醫生護士們忙碌的身影。
“報告梁分監,醫院正盡力搶救車禍傷員,其中周監區之女周瑾腦外傷,已經蘇醒,剛分來的民警鐵劍十分勇敢堅強,在右肋骨折斷四根的情況下,仍從鬧鷹岩畔搶救出周世恒之女周瑾,連背帶爬來到礦醫院,贏得最佳搶救時間,實屬不易。”醫院吳院長是一個四十多歲、矮矮墩墩的人。他是礦醫院的內科主任醫生,平時潛心鑽研業務,又沒有當過兵、受過嚴格的訓練,敬禮極不標準,右手五指沒並攏,中指離帽簷有一定距離。他外穿白大褂套著綠警服,領口那一督警銜格外醒目。
“走,到病房看看!”梁翼嘟囔著,邁開步往院內走。吳院長踅身領路。忙忙碌碌的醫生、護士們見礦最高領導來探視傷員,都禮貌地點點頭。
吳院長領著梁分監來到病房。周瑾的手術還沒結束,隻見采煤監區周世恒監區長在走廊裏來來回回踱著步,焦急得不可名狀。見梁分監來到醫院,周世恒仿佛遇到了救星,沮喪地拉著梁翼的手說:“女兒要有個三長兩短,我可沒法活了!”
說著眼角閃著淚花。
梁翼安慰周世恒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吉普車翻下鬧鷹岩都能活著,足見其福大命大,醫院盡全力搶救,周監區應放寬心!”
吳院長也在旁邊安慰道:“來得及時,雖是腦傷,但不應有生命之憂,周監區放心,我們會盡全力搶救。”
周瑾手術還沒做完,梁翼和吳院長說一會兒話,撇下周世恒一人在走廊裏等周瑾出手術室,來到住院病房。
礦醫院本來就隻有幾棟小平房,他們很快來到鐵劍的病房。鐵劍的傷勢已經處理完:隻是右肋骨骨折,醫院給他敷上了藥,並打上繃帶。精疲力竭的他正躺在床上閉目休息,梁翼和吳院長“咿呀”一聲推門進來。他沒見過梁翼,但已經認識吳院長了,剛剛上藥和打繃帶就是吳院長做的。雖然鐵劍大腦裏模糊一片,但從人的輪廓上還是能分辨出吳院長的麵孔。他想硬撐著爬起來,被梁翼雙手輕輕按住雙肩。梁翼說道:“不能動,躺下好好休息。我都聽說你救周瑾的事了,好樣的,沒辱沒特種兵和監獄警察的光榮稱號,好好養傷吧!”
“鐵劍同誌,這還不認識吧?他是我們礦梁礦長,平時我們都不叫他梁分監獄長,尊稱為梁礦長——梁礦。”吳院長介紹道。
“什麼梁礦梁監的,直呼其名最好。我叫梁翼,以後我們會打交道的。”梁翼謙虛地扶扶金絲眼鏡,微笑著接過吳院長的話茬說道。
鐵劍見來人正是沙拉礦、沙拉分監最高首長,舒坦之心油然而生,忙硬壓著痛,嘴中咧出:“梁礦好,謝謝領導關心!”
梁翼說了幾句安慰話,還要到死者家走走,就出了病房。
周世恒之妻葉落花因輸卵管堵塞咋都生不出娃,這讓周世恒十分苦惱。城裏鄉裏、中醫西醫,尋遍天下名醫也沒遇到高手打通葉落花的輸卵管。西藥、中藥吃去無數,周世恒怕絕後,亦不吝嗇錢財,每月的薪水、下井的補貼津貼、值班的費用都填了進去,但都遇著一群庸醫。聽說誰治不孕症好就不惜千裏尋藥,聽說哪個中醫治不育症有奇效,就是冰雪封山,也雪夜求訪。隻顧往裏用錢,醫道漫漫,已經成了周世恒投錢的無底洞。
還是葉落花醒悟得早。
“世恒,我知道你對我好,這樣投錢也不是個辦法,已經家徒四壁,所有積蓄都用完了,還不如死了這條心吧!我們不如尋個孩子帶。隻要對她好,不就和親生的一樣嗎?”
原本周世恒心理壓力大,有來自工作上的,又有來自家庭的,更主要是來自社會的。葉落花不會生孩子也成為家屬區茶餘飯後談笑的作料。三方麵的壓力壓得性格內斂的周世恒不滿五十歲就一頭銀發。女人對孩子的欲望比男人強些。葉落花已言放棄,周世恒心有不願,但也黔驢技窮,隻能如此。
話一放出,沒多久就有人送來了周瑾,那時周瑾剛滿月。據來人說,這娃的身世永不泄漏,讓他們放心,這娃就是他們親生的。
周世恒和葉落花反反複複地看這個女嬰。女嬰倒也清秀,沒啥怪相,就左手腕處有一處褐黑色斑塊,看去十分醒目。雖然來人這麼說,但礦山人多嘴雜,哪有不透風的牆?但不管咋樣,他們還是領養了。
兩年後的一天,周世恒去采煤監區上班途中,隱隱約約聽到嬰兒的哭聲。他循著哭聲走去,在一蓬斑茅叢裏有一個繈褓,一個嬰兒正“哇哇”大哭。他抱起來,嬰兒的懷中有一張紙條,歪歪斜斜地寫著十個字:“望好心人收留,不勝感謝!”
周世恒左顧右盼,四處無人。他知道這是棄嬰,於是抱回家。葉落花一看,又是一個女娃,要周世恒給娃起個名。周世恒琢磨一會兒,說大女兒已起單名周瑾,這小女兒就起名周娟吧!
等兩個女兒在礦上讀完小學,周世恒見她們如花似玉,越長越俊俏,怕礦上的爛舌頭把兩人身世說出去,就在城裏租房,讓葉落花帶著周瑾、周娟姐妹倆在城裏讀書,他一個人在礦上上班。
天已經黑下去,礦四周的路燈亮起來,周世恒的女兒周瑾才被推出手術室。
周世恒見女兒出來,拉著醫生問長問短。其實都在礦上生活,醫院的醫生護士都認得周監區。醫生們都說他女兒周瑾十分幸運,翻下這樣高的岩隻顱骨受傷,大腦和小腦都完好無損,但外力震蕩,加之流血過多還是造成了周瑾的昏迷。她做手術時使用了麻藥,必須在重症室觀察兩天,醫生叮囑周監區好好守護。
周監區聽說沒有生命之憂,自然不斷點頭,說已經通知周瑾的妹妹周娟,讓她來礦護理姐姐。
周瑾被推進和鐵劍相鄰的病房。礦醫院就那麼幾間病房,平時職工家屬有大病都進城裏的大醫院治療,礦上的醫院隻能治療一些小災小病,除對幹工家屬服務之外,醫院主要是為那些勞改的犯人看病就醫。因犯人出監不方便,醫院就在多個監區設醫務室,一般一至兩個幹部醫生,從犯人中尋找學過幾天醫的當下手。
縱然是在家時有醫生資格、具有處方權的犯人醫生,在監內也不允許開處方,隻能輸輸液、打打針,偶爾監獄醫生授權,必須簽幹部醫生的名才能開處方。職責涇渭分明,有時幹部醫生不在,遇上個別急病,犯人醫生拿得準脈,也有事急從權的時候,但犯人醫生膽大心細,隻要犯人病好了,過後幹部也不追究。
周瑾的病房收拾妥當。醫生和護士們稍稍休息的空隙,周世恒到醫辦打了兩個電話,一個是打給葉落花的,主要內容是告知周瑾出車禍,但沒有生命危險。
他怕葉落花急,又火燒火燎跑來,隻在電話裏輕描淡寫地說:“隻是頭擦了一塊皮,在醫院觀察。我要值班,周瑾總得有人護理,加之作為父親,周瑾上廁所有諸多不便,就讓周娟請幾天假來礦醫院護理。”
第二個電話是給省一監勞資科王科長打的。現在周瑾是省一監下屬通用機械廠的職工,得給勞資科報告一聲。電話接通後,周世恒改變了口氣,說:“周瑾來礦途中翻下鬧鷹岩崖,所幸隻是頭部骨裂,雖無生命之憂,但病情嚴重,請一段時間病假。”
電話那頭,王科長告訴周監區:“情況知道了,我立即給分管勞資的李副監獄長報告,同時通知通用機械廠。有什麼困難,請周監區開口。”
王科長作為省一監的勞資科長,管著全監一千餘號在職工人的勞動工資,平時都是板著臉說話,因監獄工人的問題多多,和顏悅色樹不起威信。
周瑾雖然年方二十,但已經有兩年工齡了。周瑾是在礦子弟學校讀的小學,礦子校建在礦的半山腰,教育和地理位置一樣,永上不到山頂,中不溜兒就停滯不前了。老師主觀上都想盡到職責,無奈素質上不來,教育水平也上不來。所以,礦上的學生,家境好的,一到初中就送城裏就讀,家境差的到高中就送出去,因此礦子校隻開到初中。周瑾初中、高中是在城裏讀的,但基礎差,高考那年周瑾知道自己不是上大學的那塊料,輕言放棄,正好勞改局技工學校招收內部子弟,周瑾輕而易舉就金榜題名。技工學校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勞改局辦技工學校的目的不外乎兩個:一是為勞改係統的礦山、工廠、農場培養一些技術骨幹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