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民以食為天”,合理飲食是人體健康長壽的前提,也是青春永駐、體力充沛的關鍵所在。但若以食為敵,則會出現各種反常現象以致患上厭食症。
社會因素是罹患厭食症的主要病因之一。如今,辦公族工作壓力大和生活節奏快是不爭的事實,一般厭食症患者多因此而引發厭食問題。尤其是現代女性身兼多職,既要經營自己的事業,又要在家裏做個好妻子和好媽媽,調節不好這些關係,心理承受能力隨著也降低,飲食習慣極易發生改變,進而患上厭食症。同時,在骨感美女如雲的時代背景下,以胖為不健康、不美,以瘦為美麗、有魅力,更成為追求身材苗條的女性的心理期望,往往刻意少吃或不吃食物,或者吃進後再設法吐出來,唯恐進食就會發胖。這類飲食心理也反映出厭食症人群的一種心理特征,即內向、敏感、多疑、偏激、情緒不穩定、無端挑剔。
單純的節製飲食,不注重膳食均衡是厭食症的重要病因之一。一方麵缺乏機體所需的營養素會影響到身體內部各組織、器官的發育及其功能的正常運作。表現為機體免疫力降低、體力下降、智力發育障礙、新陳代謝失調,嚴重甚至造成死亡。另一方麵引起惡性循環,當食欲減退時,胃液等消化液的分泌減少;消化液減少後更增加節食的欲望,使進食越來越少,甚至對食物產生厭惡感,直至食欲消退。另外,像上班族最易得的胃炎、胃潰瘍、食管炎等胃病,其主要症狀就是厭食。厭食症還與人體下丘腦的功能異常有關,表現為月經紊亂或閉經;血液中甲狀腺素水平低;食欲及進食量的異常,情緒低落或煩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