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下子出現的新線索太多,挨個念時間太長了,所以我們選擇每個人各拿一兩張挨個傳遞的閱讀方式。

【垂釣行動計劃書】

據線人所述,關鍵目標已於今早被鎖定定位,但受到保護,無法得知是否可以實施抓捕行動,特派先遣隊員一名探查情況並與線人對接,敲定抓捕時機。

【行動目標資料①:梅天良】

43歲,男,於十五年前在島內開辦琿誕珠寶,假借珠寶生意地下進行走私犯罪,資金鏈已於一月前被我方截獲,為本次行動重要目標之一。

【行動目標資料②:郝美】

31歲,女,於十三年前在島內開辦七星高照期貨有限公司,假借期貨名義背後進行電詐,博彩等違法行為,犯罪證據已收集完全,為本次行動重要目標之一。

【行動目標資料③:程旭遠】

33歲,男,本名林鬆,八年前因涉嫌殺人被捕入獄,後越獄潛逃,來到島上後更名程旭遠,協助郝美進行詐騙犯罪。

【行動目標資料④:杜強】

38歲,男,來曆不詳,在七星高照期貨公司任職保安隊長,幫助郝美管理不服管理者,是出逃舉報者口中最常提到的名字。

【行動目標資料⑤:墨妍】

30歲,女,本名梅芳,與梅天良為兄妹關係,在梅天良建立琿誕珠寶公司後化名墨妍,在外處理走貨談判工作。

【行動目標資料⑥:林梅】

26歲,女,兩年前來到島上,為梅天良做司機工作,並未掌握有關其犯罪證據,抓捕時可酌情處理。

【其他資料】

出逃者①:“一定要嚴查七星高照期貨公司啊,我還有朋友在裏麵。”

出逃者②:“琿誕珠寶真是混蛋啊,招聘的時候說高工資高福利,結果待遇差不說,還得幹違法的事。”

出逃者①:“我們都是偷跑出來的,他們絕對不知道,你們放心調查。”

這一下又多出來好多信息啊,每個人的身份都得到了補充完善,而且我們現在的情況也隻是看似安全,實則一舉一動早就都在監控之下了。

從新給到的信息來看,兩個公司的老板是重點抓捕對象,我們是因為被他們帶著一起逃跑所以被牽扯進了抓捕行動裏。

也就是說,如果是因為發現了這份計劃書和名單而起的殺心的話,最迫切的應該就是兩個老板了。

相對的,殺人嫌疑最小的反倒變成了林梅,因為隻有她的信息裏寫到了抓捕時可以酌情考慮,也就是說她不一定會被重罰,如果因為這個殺了人,反而得不償失。

而我這邊,暴露了本名和越獄的事情也沒什麼,本來場上就有一半的人知道這個信息,現在暴露出來反倒降低了我分辨林梅是不是我妹妹的難度,至於越獄的事會不會成為他們懷疑我殺人的原因……

身正不怕影子斜,沒幹就是沒幹,還怕他們懷疑?

而墨妍竟然是梅天良妹妹這件事倒是有些出乎意料,這樣的話梅天良的殺機很有可能因為要包庇哥哥的原因而同樣對應到墨妍的身上。

至於杜強的這個來曆不明……從頭到尾也沒什麼地方表明過他的來曆啊,我總覺得這肯定有別的意思,應該不是真來曆不明。

最後兩個值得注意的點,對我們進行抓捕是《垂釣計劃》,那我們搜到的那份《君子計劃》又是做什麼的呢?如果和抓我們沒關係,那為什麼內容會消失?

還有垂釣計劃裏說的那個線人,是在我們六個人之中,還是另有其人?

怎麼感覺出現的線索越多反而越難推理了?不應該是線索越多越容易查凶的嗎?

“現在我可以給你們半個小時的私聊時間,這期間你們想找誰聊找誰聊,想聊什麼聊什麼,注意小秘密別被聽見就行。”

等我們都傳閱完線索,老板再次開口,指引我們開始下一步,因為分享線索已經花費太多時間了,需要趕趕進度。

不用懷疑,這個私聊環節自然是獲取線索的重要一環,隻要能獲取他人的信任,就可以盡可能多的獲取視角,分析線索時就能更加全麵。

“軒子,走。”

我二話不說,拉著魏軒就要找個偏僻些的地方細聊。

原因無他,別人我不相信,魏軒我還能不信嗎,剛才小刀那裏我就相信他不會是凶手了,和他聊我一萬個放心,而且我認為他會把自己知道的信息都告訴我的。

“哦,行。”

魏軒抽了張衛生紙擦了擦嘴,拿著劇本站起身,跟我出了屋。

找了個比較偏僻的疙瘩角,我和魏軒拿著劇本互相對視。

“真心換真心。”

為了接下來能有一個良好的交流環境,我必須要保證我和魏軒是互相信任的,不然後麵每句話都要猜是真是假,那交流出再多也沒有意義了。

“真的假的,我不太敢信你。”

我沒想到,魏軒竟然在用猜忌的眼神看我,語氣中充滿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