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舒看著吊滯的張光達,心裏覺得有些莫名其妙,這表情是要表達什麼?
伸手在張光達眼前晃了晃,“張大人…”
“哦,公子…”
張光達終於從發呆中醒了過來,有些謙意的說道:
“抱歉,下官有些失神了,公子勿怪。”
“不是,我說張大人,你有沒有聽進去啊?”
方子舒有些無奈,你說好好說著正事,你一副神遊天外的樣子,是不是直接幫你把事都辦了才好啊?
張光達看方子舒一臉的無奈,連忙說道:
“公子之言,下官一字不漏的都聽在耳裏,也記在心裏,隻是覺得公子如此懂人心理,又設想周到,下官甚為佩服公子之智,也深感自己無能”
“癡活五十餘載,自與公子相識以來,方知自己見識之淺簿,非下官等人無所作為,實是公子所思非常人所能及,下官自知難及公子之萬一,索性…”
張光達說到這裏,臉色反而一片輕鬆,看了一眼方子舒,有些欲言又止的意思。
“嗬嗬…我說張大人,你的意思是,既然沒我想的周全,索性就不想了,是吧?”
方子舒一臉揶揄的看著張光達,你既然想索性,那我索性說穿你。
心裏早已經明白張光達的意思,這就是你想的周到,反正我沒你想的周到,我就不想了,你想好了,吩咐就行。
一聽方子舒看穿了自己,張光達訕訕的解釋起來,“公子慧眼,下官…”
“好了,我知道張大人的意思,角度不一樣,思考的方式也就不一樣,當然結果也就不一樣”
“張大人也別妄自菲薄,你為官多年,向來以常規辦事,也就形成了慣常思考的方式,我本就是一山村少年,性格跳脫,思考問題也就天馬行空,不會被規矩所限”
“隻要是為民之謀利之事,盡管放手施為即可,還是書歸正傳,既然義學一事已解,各項工作也逐漸走上正軌,張大人要特別關注民生問題。”
方子舒心裏很清楚,自已畢竟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後世的見識,思考問題的方式與行為都大有差異。
時代不一樣,環境不一樣,見識的不一樣,思維方式也不一樣。
一個人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都會隨著時間逐漸形成一種習慣。
良好的思考習慣,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做出決策、學習新知識,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以現在眾人的思維方式,事情雖不周全,也無太大問題,隻要偶爾點撥引導,可以通過不斷培養和改進自己的思考習慣。
“謹遵公子吩咐,下官當竭盡全力,與民謀福…”
張光達麵色恭敬的回應了方子舒的提醒,話題一轉,麵帶笑意的繼續說道:
“如今,合村並鎮、移民搬遷都已完成,周邊的道路也在積極修建,再半載時間,可通及各村寨,教育有了義學,農業也在大力發展”
“建發商行也會盡快進駐各鄉鎮,醫署方麵也在規整鄉鎮醫務,未來隻要以點帶麵,查缺補遺,民生將會進一步改善,下官近日也會到各鄉鎮轉轉,進而以體察民情,解百姓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