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宣傳部(1 / 2)

方子舒聽了張光達的想法,心裏有所觸動,也陷入了沉思。

教育乃國之根本,是一個國家的發展的基石。

這個時代沒有科舉,而是舉薦,講究的是門閥血統,從而達到絕對的控製。

普通的讀書人失去上升途徑,也就讓老百姓覺得讀書無用。

隻有老百姓明白讀書識字的作用,明白讀書的好處,才會主動起來。

如何才能引導老百姓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就得有讀書人體現價值、展顯才華的地方。

讀書可以提升自身的修養,幫助人弄清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大自然或宇宙之間的關係。

從而在這基礎上,發揮個人能力,創造幸福。

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正如《勸學》所言: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誌,六經勤向窗前讀。

什麼是黃金屋?什麼是顏如玉?隻有明白這些,才有求知欲望。

假如不靠讀書學習,作為一個普通人又怎麼會知道這些好處。

所以,讀的是書,學的是知識,是一種指導,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隻有讀書才能明理,不僅是學知識,最主要的是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這些道理會指導人的一生,通過自己的實踐體悟、融會貫通,才會成為一個人建功立業的真才實學。

端正自己,才會走得更遠。

要讓廣大老百姓明白這些道理,並非易事,也非一日之功。

最主要的是,如何讓這麼多的老百姓明白,讀書有用,而且有大用,隻能廣而告之。

廣而告之說白了就是宣傳引導。

方子舒想到這裏,一下子也就豁然開朗起來,看著張光達說道:

“張大人的方法不錯,但略有不足,要解決招生困難,也絕非一日之功,要宣講引導,明白讀書的價值和好處,有了展示才華的地方,困難才能解決”

張光達眼裏一亮,連忙說道:

“公子所言甚是,但順安縣所轄之內近十五萬百姓,要想宣講引導,可並非易事,人力需要甚多,下官知公子才思敏捷,定有妙法可解,還望公子指教!”

“張大人不必客氣,既要宣講引導,就必然要貼近百姓,也非一人可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成立一個宣講部門,就叫…宣傳部。”

“哈哈哈…公子這宣傳部起的好啊,宣講、傳達,甚是貼意…”

張光達一聽,明白公子確已有可解之法,於是有些激動的哈哈笑了起來。

“宣傳部”這三個也真是太簡單直接,忍不住還誇獎兩句。

“張大人,別激動,“宣傳”兩字雖簡單,做起來可不易,宣傳工作,不僅僅是單純的物質宣傳,還需要進行思想上的引導,也需要能說會道,德才兼備之人才行。”

方子舒一看張光達有些激動,連忙把宣傳部的重要性點了出來,也怕張光達一激動又昏過去。

“下官明白,公子所說的宣傳部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乃是官府之喉舌,非一般人可為,下官已有人選,具體如何操持,還得勞公子給下官細細分說一番。”